中央纪委:
尊敬的中央领导,我们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向中央反映会刊市亚利乡前党委书记化维相(现在是会刊市市长)在职期间为自己升迁提拔之目的,弄虚作假,搞浮夸,夸大政绩,大搞形象工程,严重的败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有关犯罪事实。
化维相,在亚利乡在位三年零八个月中,政绩平平,可罪恶滔天。他来亚利乡的第一年秋天,为治理猴子山,上阵一万二千劳力,大战一百天,伤了3人,死2人。当时称为“上阵万人,大战一百天,治理万亩荒山工程”。山上栽上的苹果、山楂、板栗共计35000棵,上报10万棵。就是这35000棵,如今活下来的也不足两万棵了。栽上的树基本死光了,又借着山上的天然酸枣树,大作文章。就是栽树的第二年春天,又嫁接100万棵大枣,号称200万棵。说当年秋天就收入100万斤大枣,按每斤1元计算,当年就收入100万元。事实上,嫁接了不足10万棵,活了不到三分之一,当年一个大枣也没收入。可嫁接的第二年来了个大枣大丰收,全市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并且把这项创新列入了市级野生资源开发星火计划。在这里导演了一场人工接大枣的滑天下大稽之戏。说到底,治理猴子山,实属劳命伤财的工程。由于这个工程的上马,使亚利乡农民增加了负担。这年人均负担超过600元。化维相没来之前,三提五统,人均不过二百多元,他来了之后,每年每人各种负担增加三百多元。他来的第二年,又搞了个三万工程(即:万头牛,万头猪,万只羊)一下轰动了全省。亚利乡成了全省的养殖重点乡镇。事实上,这三万都不过三千。更为严重的是,亚利乡56个自然村,达到小康标准的原来有三个村子。其实,这三个村子也达不到标准。自化维相来了后,小康村从三个一下上升到25个。就是他创建的那些小康村中,在他离开的那年秋天,有一个小康村中的一户农民,有个三年级女学生回家要3.6元钱,家长拿不出来,就打了孩子。孩子三天没回家,后来在一个水库漂出来了。孩子的爸爸一看自己的孩子死了,也跳了那个水库,孩子的妈妈一看男人死了,孩子死了,一下神经失常了。如今披头散发的满街疯疯癫癫地在呼叫她的男人呼叫她的孩子……他搞的那25个小康村,目前看一个也没有符合小康村标准的。而且,原来的那三个小康村经济收入也下滑很大。然而,整个亚利乡人均收入数在发疯的长。他没来之前,全乡人均收入数是2100元(这个数字也有一半的水分),化维相来了后,每年递增300元,到他走的那年亚利乡全乡人均收入3100元。一跃跨进了那年全市7个经济强乡镇的行列。他本人当上了副市长(据说今年就要当市长了)。这就叫数字出效益,数字出干部。多少有点数学知识的人就能算出来。农村一个户平均3.5口人,每口人平均1亩地,1亩地一年除了种子化肥农药能收入600元就不错了,一户一年能养2——3头猪,六七个月出圈,一头猪最多能收入200元(一般户还养不了3头猪),一个劳力一年外出打工三个月,一个月按500元计算(这还得按要上钱来计算,而且不是户户都能去打工)。其次是林果,这几年苹果、山楂都刨光了,新的果园还没发展起来。农民就是这些收入,这几个数字加起来,它能有3100元吗?为什么瞪着眼说假话?尤其是遇到灾年,那口号更是让人不可理解,“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这不是屁话,既然减产,能不减收吗?增收的数字年年上长。这种浮夸比“大跃进”时危害更烈,浮夸成为政府某些官员的一种专利。这种村哄乡、乡哄县、县里哄到国务院的数字腐败现象上级不是不知道,那为什么不根除这种浮夸的腐败现象?百姓们实在是不理解当今各级政府这种不实事求是而又高喊实事求是的这种言行不一的作风。人们盼望从上级领导干部做起,层层抓起,重新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和工作作风,采取有利措施,根除浮夸这种腐败现象。不然的话,党将失去民心,将势必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甚至毁掉农村改革20多年的成果。化维相比前任领导更敢吹,竟然把他的政绩中倒上了五分之四还要强的水分。更为严重的是,化维相有卖官买官行为。个体户黄大宝,开始是个收羊皮收兔子皮的,后来自己成立了一个小型皮革厂。一个不足二十个人的小皮革厂,干了几年,竟然以920万一下买断价值8000万的乡皮革厂。买断后又集资招工,凡进厂的每个工人带资6000元。一下招收工人300多人,招工集资180多万元。皮革厂的拍卖,严重地造成了乡集体资产的流失。又有乡政府担保从几大银行贷款一个亿。他的利润大小,社会上是不知道。可工人的工资总是拖着,带进厂的资金也瞎了(不给了),引起工人多次上访。可是,黄大宝却当上了副乡长。有人证实,黄大宝的副乡长是用60万元钱买的。并说,黄大宝给化维相送钱时,还秘密录了音(这只是听说)。1999年冬天,化维相的老父亲病故了,亚利乡党委秘书下通知,叫各村支部去人奔丧。据了解,最少的送2000元,最多的送10万元。初步了解56个自然村和乡直部门送了80余万元(这个数字是花钱从哭丧队买来的)。另外,有人反映他还有包二奶的问题。再就是教师的工资发不上,乡里的干部工资每月扣发20%,而他们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轮番出国考察。今年西欧,明年东南亚。更为可笑的是,化维相为了突出他个人的政绩,曾经在亚利乡小官庄这个有名的光棍村导演了一场“光棍租妻”闹剧。为了证实这个村奔上了小康,原来说不上媳妇的十四个光棍子都说上媳妇了。为应付省里来的一个副省长的视察,化维相决定花钱从乡里几个酒店租了十四个服务员小姐,作为这十四个光棍汉的临时妻子。省长视察完了,这些光棍汉又打起光棍来。在这里,就不多说光棍租妻闹剧的由来了。
所反映的问题都属实,这就看中央纪委如何调查了。
群众
1999年10月
(附:农民宗同仁“农民负担监督卡”一份,这份农民监督卡已被某报披露)
市级部分:
市筹公路建设费126.8元,
五保户供养42元,
村队干部补助84元,
村队办公费84元,
农田水利建设费60.8元,
植树造林25.44元,
教育费附加126.08元,
优抚款42元,
民兵训练费84元,
计划生育费16.8元,
道路建设费42元,
累计:733.92元。
乡部分:
1995年至1997年增补民师工资46.24元,
中学教学楼集资224.48元,
人口抽样调查费25.2元,
基本建设费134.6元,
保险费21.04元,
敬老院建房集资112.3元,
农业技术推广费44.96元,
广播费41.6元,
累计: 650.42元。
行政村部分:
银杏树费42.96元,
林业筹款67.2元,
配电筹款56元,
工资代筹110.4元,
公路配套44.8元,
科技推广44.8元,
村筹款560元,
累计: 926.16元。
村民小组筹款400元。
(共计:27项)
共累计: 2710.5元。
这封信的封面上,中央纪委批示:
查清事实,书面报告中央纪委。
山大雨看完了信,深深地吸了口气。这封人民来信,把亚利乡前几年的问题全盘端出来了。尤其是这个农民负担监督卡,前不久已在省报披露了,这是个死证据。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并不是空穴来风。对农民的负担问题,中央92号令规定非常明确,即村提留,(公益金、公积金、管理费)和乡统筹(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乡村办学、修建乡村道路、优抚款)一些项目还必须在农民自愿的原则下,且不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乡级以下各级机构无权制定增加农民负担的政策。县级机构仅“中学建设”这一项有权批准农民收取费用,还需上报有关部门。披露宗同仁这个“农民负担监督卡”这年,宗同仁所在的小官庄村人均收入1300元,而且这个数字也是乡里的统计数字,实际多少,只有老百姓自己知道。这个一家四口人的宗同仁各种摊派提留2709.84元,占了纯收入的49.5%,远远超过了5%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