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久微信在显动,丹鸫打开微信一看,原来又是一个加好友的申请,丹鸫点开看了看。发现对方地区是广西的南宁,丹鸫知道这些都是大家乱填写的。丹鸫没有点通过,就离开了微信,也淘宝中看一看,看有什么要买的。

在淘宝中找了很久,虽然把许多想要买的加入了购物车,但是还没有决定购买,想再比一比,看一看。因为这些目前家里还有,不是紧缺的。

然后再去网页中浏览了一下,从头条中看一看有什么新闻,奇事。

除了看到几起交通事项,再就是景区暴满的新闻外,没有其他的了。这时微信依然在显动,于是打开,发现是刚才那一个号在重复加好友申请。丹鸫想了想,是不是那个朋友的新号,于是点了一下认证通过。不久对方,就打招呼。

“美女,晚上好。”

丹鸫礼貌回复了一下。

“帅哥,晚上好。”

然后你来我往,就聊起来了,开始也就是普通的话题。快十点钟时,丹鸫要去巡检,于是中断了两人的聊天。

第二天对方也没有联系,丹鸫平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微信好友加后许多人就不再联系,突然消失了,可能大家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接下来几天,也就平静地度过了。

丹鸫在工作之余,就把自己阅读的好文章发在朋友圈,也经常把自己工作中发生的新鲜事情发在朋友圈,其目的也很简单,上更多的人去体会和欣赏。

时间过得飞快,有诗的相伴转眼就到年底了,今天是平安夜,这是洋人的节目,当然丹鸫没有注意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冬至,天气开始变冷了,于是丹鸫晚上巡检后,就早早地回来洗漱,上床了,当然还是接着阅读诗词。

不久后,感觉有点疲倦了,于是放下书,准备休息,也习惯在睡前,看一下手机,看是否有朋友在微信上留言,没有留言,但是有一个加好友的信息,微信名字是约翰.沃森,而且是连续申请了三次。丹鸫没有多想,点验证通过了,不久对方就发来了回信。

“美女,晚上好。”

丹鸫也立即回话,“晚上好。”

“节日快乐!”

“什么节日?”

“今天是平安夜。”

“哦,这是外国人的节日。”

“对,就是我们的节日。”

“你是外国人?”

“我是美国人。”

“哦,我不喜欢美国。”

“怎么对美国这么的反感?”

“美国就知道欺侮小国家。”

“我也对我们国家这样做比较反感。”

“哦。”

这样一下消除了丹鸫的心里障碍。

于是对方打出了9支玫瑰花,并发来了一个66.66的红包。

但是丹鸫拒绝了红包,丹鸫并且回复,不收红包。

对方发问,“在忙什么呢”

“没有事,在读诗词。”

“哦,我也喜欢中国的诗词。”

“来一首。”

“那就来首李白的《静夜思》。”

“好呵。”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丹鸫听完后,就表了一个“”的表情图过去。

对方马上回复了“谢谢”

丹鸫发话,告诉对方说自己也喜欢诗词。

于是语音发送了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对方马上发来了一个赞扬的表情,并说听了这首诗,勾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到对方也懂诗,这里一下拉近双方的距离。

对方介绍了自己是叫约翰.沃森,是以真实姓名注册的,是一个美国驻阿富汗的维和人员,出生于中国上海,父母是澳大利亚商人,随父母移居美国,后来父母在一次车祸中死亡,留下了大笔财产给他,现在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有别墅(同时也提到自己在澳大利亚有别墅,并称想把澳大利亚的别墅捐孤儿院),并说父母在上海也有房产,目前是委托中介公司出租的,自己已经服役超过18年,将要退役。其妻子也是孤儿,五年前去世。两人有一个13岁的儿子在美国,儿子在寄宿学校上八年级。

当然后来丹鸫也介绍了自己。当知道丹鸫介绍到自己在桂林市时,对方大赞桂林,说桂林非常有名,“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已名扬海内外。并且希望退役后来中国,一定要来桂林看一看。

丹鸫客套地说,欢迎他来桂林,到时一定做他的向导。

后来因为女儿打来电话,也就中断了两人的聊天。

第二天是圣诞节,晚上两人依然聊天。

当然就聊美食之类,爱好之类,约翰.沃森聊到自己喜欢喝酒,就问桂林有什么名酒,丹鸫当然告诉对方桂林三花酒非常有名,也告诉对方目前也在从事酒业的管理。这时约翰.沃森表示,自己愿意投资,想帮助投资丹鸫的酒业,做大做强,同时讲自己在阿富汗结识了一个当地朋友,得到了一个秘方,能够养生,并说老地长老,就是因为这些秘方,在男性方面非常强,所以七八十岁,都比较旺盛。

丹鸫当然上表示愿意,也希望自己的酒业能够发达。

近下来几天晚上约翰.沃森都会主动打招呼,嘘寒问暖,丹鸫渐渐对其产了好感。

其实女人空闲时,就需要有人陪。就是什么也不做也行,说说话。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愿意打牌一样,就是度过日子。

临近年终,公司也准备了一些答谢活动。今天的答谢活动是与市文联联合组织的,也是全市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活动之一,春辉酒业当然不想少了这次机会,春辉酒业的老板何籩张罗了相关活动。

当然就得有节目,今年的主题就是诗与酒。地点选择在灵川县定江镇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路莫村物资转运站,离春辉酒业也不远。选择这里的目的,因为正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路莫村物资转运站,作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过极为显著的历史作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的社会影响,蕴藏着丰富的社会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因为年底了生产任务重,丹鸫没有参与联欢晚会的筹备工作,也只是参加了晚宴,在晚宴的前半部分是联欢晚会与晚宴穿插进行的,在上菜的同时,也表演节目。

晚会是在钢琴的轻轻的伴曲中开始的,宴会大厅换止了暗灯,舞台缓慢走来了一位清朝打扮的诗人,手拿一杯酒,轻轻地朗读。

最好桂林香酒,

擎出玉杯纤手。

皎月下,艳花间,随意老人消受。

果裸二豪何有。

天上酒吾友。

解沉湎,即神仙,醉乡日月谁能取。

这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的《醉乡春》。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

朗读过程中,从幕后再上来一位美女,然后两人共同主持了当晚的晚会。

当然少不抢答环节,当然与桂林、与酒、与八路军桂林办事处路莫村物资转运站有关。

其中有一题就是没有来过桂林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两位唐代诗人,却写出了描写桂林山水的经典之作以及其写桂林的作品。这当然是指杜甫和韩愈,也是最早以诗宣传桂林的大诗人。他们虽然都没有到过桂林,但是他们的诗作堪称。他们的诗句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桂林美丽、独特的山水风光,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争相传诵的名句,对桂林山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寄杨五桂州谭》

杜甫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

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这首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气候宜人的桂林,形象地描绘了引人入胜的桂林雪景。

《送桂州严大夫》

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在这首诗中,韩愈驰骋想象,热情赞美桂林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