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喜过旺到心情失落,张经理似乎早已窥见到了程若青细微的心理变化。于是停顿了一会儿,尽量以不致伤害程若青自尊的合适措辞,试图用缓和的语气谈了自己对外绿茶培训这一问题的看法。他和颜悦色地跟程若青说,“你很有开拓创新意识,处事干脆利索,多谋善算,当机立断,这都是你不可多得的优点与长处!大家对此也早有共识,这也是我特别看重你的优势方面。绿茶培训属内延业务的确不假,但它却同样也是一个涉外项目,肯定不能与纯粹的内联业务相比。‘外事无小事’,中央曾多次反复强调。再说,更为突出的重要一点是,这个培训项目你打算往哪儿投?谁来接盘培训?从你刚才的汇报中并没有谈到这类的安排。由此可以断定,你在没有全面掌握情况的前提下贸然接活儿,肯定有所欠妥。弄得不好,将是一起涉外事件,可能给国家带来负面影响,有辱国家尊严的责任就有些麻烦。
但现在的问题是,既然你已经接受了这个项目,那就得认真当回事儿,并且毫不犹豫地立即付诸执行。只是眼下最为迫切的事情是,如何尽快找到这项培训活动的接盘人,以便于这个项目更好地顺利实施下去,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程若青呆呆地坐在办公桌前,手中记录的笔就这样悬停在胸前好一会儿才落下。张经理先是开场白进行了一番客套性的表扬,但随后所讲内容的言辞,尽管并没有直截了当点明“不经请示擅自表态”批评的意思,然而,这种先扬后抑、前松后紧的语态变化,依然让她清晰地感受到了不是批评的批评,不是指责的指责,不是埋怨的埋怨,不是否定的否定。这种暗含批评、指责、埋怨、否定的语意,就像炽热阳光下身后的影子,虽然看似无形无状,但是却怎么也掩盖不了真实存在的事实。程若青从张经理语态严肃的谈话,以及看似不曾紧绷但实则隐含压力的面部表情中,已经十分敏锐地觉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尤其是张经理灼热如炬的目光,一眼就看出了其中最为致命的要害问题。直到此时程若青这才有了惊醒梦中人的至深感觉,自己竟然还真的并不掌握有没有人愿意接手培训这个活儿的关键要素。这个显然已失去根基的认知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她的心头,这才是最为要命的关键一点。一想到这里,程若青只觉得如芒在背,心中满是忐忑与不安。这股不安恰似一阵狂风,毫无预兆地在她的心中肆虐起来。让程若青陷入了无尽的焦灼与彷徨之中。
这个时候,组织方澳大利亚援外协作财团,早已将“盘城市方舟国际人才咨询公司”同意接受培训的正式通知函发给了肯尼亚。并且,肯尼亚的培训人员眼下正在争分夺秒地加紧做着前来接受培训的包括办理护照、身体检查等在内的各种前期准备工作。这让程若青看到了事态发展的不可逆转性。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程若青心里不停地一个劲念叨。尽管已经得到了领导的强力支持,原本应该让她感到振奋和安心,然而此刻,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只因为最要命的正如张经理所说,谁来承接培训项目?自己还真的并不掌握由谁接盘,项目究竟放在哪里的这类资讯。如果真的没有单位愿意接盘,这麻烦可就大了,这才是要害中的要害,关键中的关键,让她不寒而栗。她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握住,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深深的忧虑和忐忑。
只是在这个时候,程若青认为张经理的批评并非刻意贬低自己,而是百分之百的完全正确,到底经理是经理,可不是一般人,他看问题总能切中要害,一语中的。程若青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盲目乐观和准备不足,直到这个时候才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之前的那份自信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她这才真正慌了手脚、乱了方寸,不知道接下来如何是好。她心中的焦虑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至于说这件事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程若青倒没有花费太多心思在这方面打转,说自己在单位如何重要,但终究只是一个临时工,不用你开除我就可以立即主动离去。除此以外,这件事并不至于违法,你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但是,常言道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程若青深深以为,人生道路上每当离开一个驿站,不说留下怎样令人称赞的好名声,但最起码也不至于让人在背后嚼舌头,被人指着脊梁骨说三道四吧。
程若青非常明白,作为国际间的交往规则,但凡通过正规渠道接过的业务,自是绝对不能随便轻易地退掉。至于上升到“外事无小事”这个说法,程若青则也同样完全不予认同。你完全可以以不具备授课条件作为原因退回之前的承诺,这在国际间特殊情况下也是不得已的惯常做法。更何况此次事件并不涉及合同纠纷,更不存在任何经济损失。与政治、外交毫无关联,也就更谈不上涉及国家尊严之类的重大问题。只是最为要命的,尤其是对于从未开展过的内联业务这一块,怎么能不经请示,甚至无视组织原则,进而越俎代庖,如此随便地应允下来呢?
程若青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本来就因为自己过于出众的表现,导致公司里的某些员工可能早就对自己有所不服。甚至有可能不少人在暗地里指责、隐晦地贬损,只不过碍于张经理的多次表扬和支持,才没人敢于公然说破罢了。这一下子可好,就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莽撞与大意,给了这些人看热闹、观好戏的充足筹码。其实那些人,巴不得自己就此摔个半死,好看自己的笑话,“到时候看你怎么收场?”在这时候,程若青觉得自己的确是踩上了一颗已经引爆的地雷。冒的风险实在是太大太大,太不值得,她自然就此着急万分、焦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