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传

2025-07-10 07:25269560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1章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盛夏。

炎阳高悬,酷热难耐,路边高高矮矮的树上,一片片叶子有气无力地泛着灰白,一只只夏蝉正隐在萎蔫的叶间细枝上,嘶嘶呀呀地叫着。涿州范阳通往石楼村的大道上,行人极少。

这时,远处隐隐出现了一个灰点,渐渐地近了,大了,清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正骑着一头灰白的毛驴儿,急急地往石楼村赶来。他不时用衣袖擦拭着额头的汗,身上的薄衫上,前胸后背早洇了湿湿的汗渍。他手持一根柳条鞭,使劲抽打着毛驴儿,只希望它走快点,可此时此刻,毛驴儿偏偏不理会主人的意思,总是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儿。

汉子姓贾名谟,乃是涿州范阳石楼村人。今年春上,他在长安参加科举,又一次名落孙山,万般沮丧,更觉着无颜见家中两位兄长,途经洛阳,便和好友张籍在那里逗留了一些时日。后来有人捎书,说范阳老家出了事,两位兄长死于非命,家嫂和侄儿老小全乱了头绪,他这才火急火燎地往家中赶来。

石楼村在范阳西北十余里,是当地一个大村堡。村里以卢姓居多,其中夹杂着一户贾姓人家。这贾家,原本是早有名望的大族,据说出自西周姬姓。周成王的儿子周康王,赏封叔父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于贾地(今山西临汾),并使贾为附庸国。公明号贾伯,其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即为最早的贾氏。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贾氏家族又出了许多有名望的祖辈,西汉的政论家贾谊,曾以一篇《过秦论》传诵万世,还有东汉的经学家贾逵,晋代的宰相贾充,以及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农学家、北魏的贾思勰等。可是,到了李唐,贾氏家族却显得衰败下来,一二百年来,也没有什么人物为贾姓家族添光帖彩。

石楼这个贾家,原是贾谟的先祖从河南远迁而来。当年,老家河南黄河决口,遭了水患,那位老先祖携家带口沿路乞讨,一路向北,他们来到石楼村时,遇着崇德尚善卢员外,将他们收留下来。几十年眨眼即过,贾谟哥仨相继成人,娶妻生子,老父亲却老了,离开了这个让他凄苦了一生的世界。

这哥仨,贾谟最小,大约五六岁,他们来石楼时,正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后来,大哥贾沿,娶了卢家一仆人的女儿为妻,大历十四年(779)秋,生得一子取名贾岛。二哥贾谅,娶了范阳城王氏为妻,也有一子,唤名贾区,比贾岛小两岁。

他们初居石楼村,人地两生。为了养家,贾沿、贾谅哥俩在范阳城里奔忙,每天早出晚归,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贾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要同两位兄长出门挣钱。

贾沿告诫三弟,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外面到处兵荒马乱,他年纪尚小,应该在家专心用功,到时也能像卢员外那样,有个一官半职,不被人欺负,一家人就算烧高香了。

的确,曾经在范阳一带兴起的安史之乱,虽然已被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平定了,可是远在范阳的叛军老巢,其势力并未完全消退,反而有着加重之势,导致大唐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的藩镇割据涌现出现。范阳节度使不听朝廷发号的命令,他们各自为政,不为国家纳粮上贡,有时甚至还会发生小规模的战争,百姓们随时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石楼村口,贾岛、贾区小哥俩坐在一棵皂角树下,翘首张望。自从得到贾谟回家的消息,小哥俩天天都来村口,期盼着三叔早一天回来。他们等了好些日子,等得天热了,蝉叫了,小哥俩破旧的衣服也脱掉了,还是没把三叔等回来。

“哥哥,我热得受不了了,让我回去喝口水吧。”贾区身上晒得油红,汗水顺着脊梁直往下淌。

“你先回去歇歇,我给咱等。” 贾岛淡淡一笑,“看把你急得,汗水淌成这了。”

这年,贾岛七岁。他长得瘦瘦的,一脸蜡黄,穿件浅蓝薄衫,他不像弟弟贾区,蹦上跳下,跑东奔西,不见得渴热难耐。

贾岛静静地坐在树下,头上正沁出微微细汗。忽然,他看见远处出现一个人影。那人好像是三叔,他再一看,又不是,三叔的身体胖胖的,并没这样瘦么。他揉揉眼睛,再仔细一看,那不是三叔又是谁!

贾岛“哇”的一声哭了,他一路跑了过去,扑在刚刚跳下毛驴背的贾谟怀中,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晚上,贾谟和二位嫂嫂以及侄儿贾岛、贾区团坐在小院里。他没向她们诉说赶考的情况,也没询问哥哥罹难的事,可是,他这会也是伤心难耐啊。去年冬天离家时,二位兄长将他一直送了十多里,才依依不舍地相拥而别,这一说不在,人就一下子跑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去了。

二位嫂嫂抽抽泣泣,伤心不已,不知如何讲来是好。为了让她们心里舒缓一下,贾谟也不愿多说什么。她们痛快地哭了一场。贾区傻愣愣地看着母亲和伯母失声痛哭,还是贾岛懂事,他向三叔讲述了父亲和二叔遭难的情景。

原来,范阳节度使李怀光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无论长幼精壮,只要被他的部下遇着,就要被拉去充军。那次在范阳城里,贾沿、贾谅正要回家,就被抓去充军筑城。这如何是好?哥俩一想,“跑吧!要不,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命。”当晚,他俩偷偷潜出军营,并未直接回家,而是拼了老命地往北跑,不料没走多远,就被官兵追上了。不知挨了多少打,流了多少血,等到哥俩被人抬回家时,早已成了两具伤痕累累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