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山河清明>第 24 章 舟中病客来

第 24 章 舟中病客来

江南的梅雨,总带着股化不开的黏腻。雨丝不是直的,是斜斜的线,织成张灰蒙蒙的网,把乌篷船裹在中央。船板缝里渗进的水积成小洼,倒映着蓝卿蜷缩的影子,像株被暴雨打蔫的青蒿。粗布衫被雨水泡得发胀,贴在身上,领口的浆洗硬痕磨着锁骨,比牢里的铁链还让人难受 —— 那是晚晴父亲的旧衣,此刻倒成了她唯一的伪装,藏起蓝家小姐的身份,也藏起心口的伤。

左臂的伤口不知何时开始流脓,把布巾浸成暗褐色。她偷偷掀开看了眼,皮肉翻卷着,像朵开败的烂花,每动一下,就像有把钝刀在皮肉里搅动。布巾是用《吏治录》残页撕的,此刻那些记载着家族罪证的字迹,正被脓水晕开,墨色顺着胳膊往下淌,像条无声控诉的蛇。

船篷外的雨帘忽密忽疏,青灰色的天压得很低,压得人喘不过气。蓝卿望着舱顶的竹篾,那些交错的纹路在雨雾里晃悠,像外祖父书房里的算盘,算着蓝家的得失,却从不算她的死活。她忽然想起忘忧林被浓雾笼罩的清晨,陆昀总说 “雾散了就会出太阳”,他说这话时,指尖正拨开竹枝上的露珠,水珠落在她手背上,凉丝丝的,带着希望的甜。

可此刻的雾,浓得像化不开的愁。远处隐约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混着雨打船篷的噼啪响,像在数她剩下的日子。蓝卿把半块青竹玉佩往怀里塞了塞,玉的棱角硌着肋骨,疼得很清醒。她想起母亲藏在佛龛后的字条:“江南有清风,可涤尘垢”,那时不懂 “清风” 是啥,此刻听着船外隐约的 “苏记药铺” 吆喝,忽然觉得那药香里,藏着她的生路。

雨又大了起来,打在船篷上,像无数只手在拍门。蓝卿把脸埋在膝盖里,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不是冷的,是怕的 —— 怕外祖父的追兵,怕陆昀在牢里受苦,更怕自己撑不到雾散的那天。可掌心的碎玉忽然发烫,像陆昀在竹棚下握过她的手,带着股让人稳住的力量。她死死攥着那半块玉,指甲掐进肉里,告诉自己不能倒,至少不能倒在看见江南太阳之前。

船家摇橹的水声里,混着远处药铺的吆喝:“上好的青蒿,专治风寒!” 蓝卿的意识开始模糊,眼前忽然闪过晚晴左臂的青竹胎记,想起她塞给自己的《吏治录》残页 —— 此刻正被她紧紧攥在掌心,纸角的毛刺嵌进肉里,像根提醒她不能倒下的针。

“姑娘,醒醒!” 船家的声音隔着层水膜传来,带着焦急的颤音。蓝卿费力地睁开眼,看见船头站着个穿月白裙的女子,裙角绣着株兰草,被雨水打湿后,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仙草。女子身后跟着两个青衣侍女,手里的药箱泛着温润的光,铜锁上的 “苏” 字在雨里闪着冷光。

“苏阁主,这姑娘怕是烧糊涂了。” 船家搓着手,目光落在蓝卿参差不齐的发茬上,“刚才在码头晕倒,怀里还揣着半块碎玉。”

苏夫人蹲下身,指尖刚触到蓝卿的额头,就被烫得缩回手。她解开蓝卿湿透的衣襟,看见左臂那道自划的伤口,边缘已经发黑,却在皮肉间藏着半片青蒿叶 —— 叶片被血浸透,却仍保持着舒展的形状,像只不肯蜷起的蝶。“是个有烈性的。” 苏夫人的声音里带着叹息,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也是这样攥着剪刀,在出嫁的前一夜划破了手腕,“把她带回清风阁。”

蓝卿被抬上马车时,闻到股熟悉的药香 —— 是忘忧林的青蒿混着当归的味道,与母亲药箱里的气息如出一辙。她靠在侍女肩头,看见车窗外掠过片竹林,新竹的笋尖顶着雨珠,像陆昀刻在竹牌上的 “等” 字,笔锋里藏着不肯弯折的韧。意识沉入黑暗前,她感觉有人用竹勺给自己喂药,药汁的清苦里,裹着丝若有若无的甜,像蓝母生前调的蜜水。

清风阁的药庐里,弥漫着淡淡的艾草香。蓝卿躺在竹榻上,身上盖着件绣着青竹的薄被,针脚细密,像蓝卿母亲的手艺。苏夫人坐在榻边,用银簪挑开她掌心的《吏治录》残页,目光在 “蓝侍郎” 三个字上停了停,忽然将那半块青竹玉佩放在烛火下 —— 裂纹里的青蒿叶在火光中微微蜷曲,露出背面刻着的 “昀” 字,像个藏了多年的秘密。

“把安神汤换成青蒿饮。” 苏夫人对侍女吩咐道,指尖摩挲着玉佩的碎角,“加三钱薄荷,去去她心里的燥。” 她望着竹榻上昏迷的女子,忽然想起自己当年逃婚时的模样,也是这样蓬头垢面,也是这样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在江南的雨里跌跌撞撞。

深夜的雨敲打着药庐的窗棂,像支断续的曲子。蓝卿在梦中回到了东厢房,看见母亲站在月光里,手里的银剪刀闪着冷光:“卿儿,剪了头发,就断了牵绊。” 她想伸手去抓,却只抓住片青蒿叶,叶片在掌心化作灰烬,露出底下的《吏治录》,上面的朱批忽然渗出鲜血,染红了整个梦境。

“水……” 蓝卿的喉间发出干涩的呻吟。苏夫人端来温水,用竹勺一点点喂她喝下,看见她睫毛上挂着的泪,忽然将那半块玉佩塞进她掌心:“握着吧,能安神。” 玉的凉意透过滚烫的掌心传来,竟奇异地抚平了些躁动,像忘忧林的清泉流过焦渴的土地。

窗外的雨渐渐小了,竹影在窗纸上摇晃,像谁在轻轻摆手。苏夫人望着烛火下的青竹玉佩,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蓝母托人送来的那封信,信里夹着片青蒿叶,只写了 “江南见” 三个字 —— 那时她还不懂,这三个字里藏着怎样的嘱托,直到此刻看见这半块碎玉,才明白有些约定,能跨越岁月的风雨,在恰好的时刻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