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抗美援朝——血战角屹峰>第9章血战角屹峰顽敌

第9章血战角屹峰顽敌

“向英雄学习!打败美国野心狼!”全师官兵气势磅礴,分分要求到最艰苦的阵地防守。正是由于后勤战线的同志们艰苦卓绝的工作,也由于有师首长的及时指导及师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援和配合,才保证了部队在战场上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后勤保障队伍,他们同样是医疗战线上的英雄。

一个国家,落后就会挨打。一个装备落后的军队,在战场上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值得自豪的是,我们最终赢得了这场严峻的挑战。

“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但要当真老虎打。”在志愿军第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二营四连班长董金伦体会最深。

八十七团于1951年3月25日随全军部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参加计划中的第五次战役。

上级要求他们十八天内急行军赶到集结地。这是他一生中经历的最难忘、最艰险的十八天。行军路线非常艰险,全是山间小路,路窄坡陡,崎岖坎坷,又是夜间摸黑行军,加上与朝鲜人民语言不通,地形不熟,连向导都找不到的情况下,走起来,等于瞎子摸黑,十分艰难。

最为令人头疼的是,每到夜晚隐藏在山上的伪李特务,发现我志愿军行踪就打信号弹,指引飞机前来轰炸扫射,给部队行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那时,美军飞机特别疯狂,他们知道中国空军力量弱小,没有制空权,就横冲直撞,敢擦着地皮飞,强劲的风能把他们的帽子刮起随风飘荡,被战士们怒骂为“飞机抓帽子”,还投照明弹、子母弹,对着无处隐蔽的官兵们“哒哒哒哒”就是一梭子扫了过来,时有伤亡不断发生,这对他们行军干扰特别大,一夜走不出千米远的山路。

部队行军越到后来越艰难,由于后勤供应受阻,大家带的干粮吃光了,有时又找不到水,又饿又渴又累,还要抓紧赶路,有的战士负重达80来斤,体力消耗极大。战士们脚底都打满了血泡,腿走肿了,脚板磨烂了,但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叫苦,终于按时到达了五次战役的集结地域——长港里。

十八天的急行军,休整只给7天,主要是补充粮食、弹药,让沿途劳累的干部战士恢复一下体力。

在朝鲜战场上,我志愿军的作战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的现代化武装力量。他们拥有强大的空军、海军,还有装备精良的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等兵种,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机械化部队。

那时,我军刚刚从解放全中国的战役中走出来,还没有得到整体休整的前题下,基本上还是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和以步兵为主体的单一兵种,在这种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势态十分明显。而且,不少干部战士,还存在着一定的恐美心理。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这个仗究竟应该怎么打?能不能打赢心里没谱。上级领导决心大信心足,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八年的内战,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赶到了台湾岛上,要不是美军发动朝鲜战争,我们这些小米加步枪的军队还要解放台湾呢。

师领导及时对部队进行形势教育,使大家克服了怯战心理,并且明确了一个志愿军敢于入朝,就要敢于胜利的真理:“我们还是按毛主席讲的办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只要抓住敌人的弱点,最后就一定能够打败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小米加步枪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经过形势教育和战前动员后,广大指战员个个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为祖国争光,为毛主席争光”的口号鼓舞下,个个写决心书表态度,纷纷要求参战为国立功。

一场规模空前的第五次战役就这样,在轰轰烈烈的打响了。

4月21日,八十七团正式接受作战任务。经过详细侦察,得知他们当面之敌为美三师和一个菲律宾营,左侧是英国军队和李承晚伪军。

志愿军二营的具体任务是:抢占敌162高地,突破敌人防线,尔后向南穿插,断敌退路,协同主力兵团,围歼美三师。

美军利用现代化武器和险要地形,在我志愿军必经之路上建立了四道坚固防线,阵地前面设有铁丝网、地雷阵等多种障碍物,还布置有坦克、火炮强火力阻挡我前进道路。

4月22日黄昏,战斗打响。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副连长张洪山,带领全连战士向162高地的敌人发起猛烈攻击,集中火力摧毁敌阵地前的障碍物,接着指挥爆破组炸掉敌人两个火力点。敌人疯狂阻击,阵地前一片火海。

关键时刻,崔炳庚副团长迅速调整火力,让炮兵轰击美军主阵地,打掉了敌人两辆坦克和火力点。

在双方胶着的残景下,我志愿军士气高昂,猛打猛冲,前面的战友倒下了,后面的战友又冲上来。关键时刻,冲锋号“哒哒哒哒”吹响,喊声杀声一片,使大地都震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