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团首长十分清楚,这次战斗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不仅在于军事上的准备周密,更重要的是战前潜伏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做深做细。为了确保这次非同寻常的作战任务顺利完成,团党委决定各级领导都要深入潜伏部队,抓好思想发动和加强纪律教育工作。
首先要求在团、营、连反复动员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三项“战评”工作。即:评觉悟、评技术、评决心活动。然后再确定人员,那些人可以光荣地参加这次战斗是这次拔楔子的核心作用。
邱少云是九连一排三班的战士,那时徐长起因经常去九连工作,对他已经熟悉。邱少云的性格内向,平日开会时很少发言,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第一次“战评”他没有被评上,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参加这次潜伏作战行动。
这下子可急坏了邱少云,他思想更沉闷了,整日愁眉不展,寡言少语。因此,他们下连工作的机关干部,和连指导员王明石一起,轮流找邱少云谈心。了解他为什么没有表决心?没表决心是战评不过的主要原因。深层次地说:“是不是不愿意参加这次战斗?”
这顶不大不小的帽子,一下子急坏了邱少云,憋得他满脸通红,半天才赌气说:“骑毛驴看唱本,咱们走着瞧。谁英雄,谁好汉,战场上见嘛!何必要在众人面前,唱什么高调。没表决心就是不愿意参加吗?我现在表决心也不晚呐!为什么不把我的名字加上。”
“哟,你个焖葫芦,给我来了个以帽子还帽子。”邱少云的牢骚话,激起了徐长起的好感,”焖葫芦终于开口表态了,但你这顶帽子也不小啊。”
于是指导员王明石又鼓励又明示他说:“好马在腿上,好汉在嘴上。你这个表态很好嘛,为什么不在大会上说一说呢?让全连官兵都知道你的英雄主义多光彩。”
“我自愿参加潜伏队,请组织批准并看我的实际行动。”邱少云在大家的鼓励下,第二天班务会上主动发了言,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在全连大会上也表了态。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和信心,还用鲜血向共青团和党支部写了决心书。
“战评”关过不了,邱少云瘦削的脸上,始终流露出苦涩的愁容,晚饭后,放不下思想包袱的邱少云独自走出营房,爬在一处没人注意的草坪上,两手伸展,十指交叉,掌心向下放平,下巴顶在手背上闭目息气,锻炼长时间潜伏耐力。每天晚上坚持不懈,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不负有心人。邱少云经过一段时间磨练,能独自一人在荒凉的草地上一爬就是好几个小时。
周末这天晚点名后,邱少云和往常一样刚爬下,耳边传来了“嘻嘻嘻”的接连笑声,听声音不是一人,脚步声分左右两边向他走过来。他仍闭目不动声色,凭印象轻声细语:“没听错的话,左边排长,右边班头,你们来陪我练前三角了。”班长和排长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微笑随身扑下。
“前三角,后三角”是军事嗉语,战场突袭敌人时利用地形地物,不断变换射角,交叉消灭敌人的战斗小组。排长接口感叹,"左右开弓,配合、有效,不是吗?"
“啸!”邱少云点点头,右手食指放嘴边制止发声。三个人就那么爬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练耐性,半夜时分,邱少云右边的班长突然发出了鼾声,邱少云伸手轻点了一下他的肋骨,班长虽睡眠,但灵敏度仍在意识中,忽然一愣刚要喊叫,邱少云伸手捂住他嘴。变戏法样的一个小红辣椒塞他口中,辣得班长大张嘴不敢发声。
起床哨声响,三人仍纹丝不动的爬在那儿练忍耐功。又过了半个小时,“嘟嘟嘟嘟”的开饭哨声,各班排已围在饭盆前进餐了,他们三位仍爬在那儿无动于衷。
“通讯员,跟我走。”连长提碗通讯员端饭盆亲自将饭摆在他们面前,“你们道是有功之臣?整整一夜了,功夫再硬,也得吃饭呐。人是铁,饭是钢,饿坏了身子,功夫再硬,能上战场吗?”
“吃!”排长翻身坐起来吼叫,“快起来起来,功要练,仗要打,饭咱还得吃。”排长接过碗挖一勺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班长和邱少云一搅坐起,才感觉肚内咕噜咕噜的闹饥荒,端起饭碗也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文书跑过来递给连长一张纸条子,连长接过纸条扫一眼匆匆离开,临转身时连声招呼,“慢点,别噎着了。”
排长他们三人仍坐在原地,手里还捧着饭碗,各自脸上的表情都在变化,让邱少云心脏一缩——那是他曾在镜子里见过自眼下的表情,混合着疲惫、失望却又强撑着的复杂表情,细嚼慢咽想心事。
“难道这功又白练了吗?”离开草坪时,邱少云丢下饭碗鬼使神差地快步跟上了连长。在营部门口,他看见营长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手捧血书不住的点头,说什么他也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