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叶秋涵在问自己,林卓凡吓了一跳。尽管自己与夏雨的事情坦坦荡荡,说出来仍怕引起叶秋涵的误会。女人无论怎样的豁达,只要涉及到爱情的时候,就会变得小心眼,很难在他们面前把事情解释清楚。林卓凡一时语塞,不知该怎样回答叶秋涵的问话。突然,林卓凡想起叶秋涵在电话里说有事情需要他帮忙,于是就笑着讨好地问叶秋涵:
“你在电话里说有事情要我帮忙,是什么事情?”。林卓凡岔开了话题。
“你不说,我差点忘记了。我想在我的栏目中加一个因心理问题导致婚姻失败内容的版块。过去,我曾有过这方面的考虑,但很模糊,总是拿不准是做还是不去做。这次采访回来,我知道该怎么去做了”叶秋涵这时被林卓凡提醒,就把刚才问林卓凡的话忘记了。
“这个创意很好,过去我也曾往这方面想过,因为我的咨询室无法做到,就暂时地搁下了。你们报社是舆论的喉舌,正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如果增加这个栏目,肯定会加大社会宣传效果,也肯定由此带动你主持栏目的发行量。这与公与私与社会都有益处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帮忙呢?现在,你想让我做什么,尽管吩咐,我会全力以赴支持你”。林卓凡感到叶秋涵的创意将会体现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和长远的社会影响,就一口答应下来,并且说得很认真,也很正重。
得到林卓凡的肯定和支持,叶秋涵心里更感到自己有责任去做好这件事情,于是说道:“我想在栏目后面,加一些专家点评,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指出其根源、防范的措施等。这方面我希望由你帮我来做,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的筹划和点评,也会更有说服力和针对性的。”
叶秋涵的话音未落,林卓凡接着说道:“现在社会发展之快,生产力不断更新,迫使人们在心理上主动或被动的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当承受的压力超过人的承受极限的时候,人的心理就会扭曲,精神就会崩溃,严重的就会导致性格心理上的变态,做出有违常规的事情,有意或无意间,损害了他人,也损害社会。你的想法对社会、对社会存在的自然人来说,都是极为有意义的事情。我愿意做你们的评论员,而且是不要报酬的义务评论员”。林卓凡接受了叶秋涵的聘请,并提出不要任何报酬。
叶秋涵高兴地伸出手说道:“咱们俩拉钩,事情就这么说定了,不许反悔。”林卓凡伸出了手。在两人的手拉住的时候,叶秋涵顺势倒在林卓凡的怀里,一个深情的吻,再次的印在了叶秋涵的脸颊上。
“你这次采访的是那些方面的新闻,用了这么多天?”两人的身体分开后,林卓凡问。
“事情是这样的,我跟你讲讲”。林卓凡认真地听着叶秋涵讲述着这次采访的经历。
叶秋涵到了乡里,睡在了高主席的办公室,因心里惦记着明天采访的事情,很早就起了床,把需要的东西收拾停当,才去叫醒了隔壁的高主席。
当高主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到叶秋涵所收拾的东西,就知道叶秋涵是早早地就起床的,心里不由得对年轻人旺盛的精力感到羡慕。“小叶,你昨天跑了那么远的路,精神还是这样好,跟你们年轻人比,我真是老了。”高主席感慨的说。
“高姐,你真会说笑话,我怎么就看不出高姐显老的样子呢。”叶秋涵也确实没有看出高主席过于显老的样子,特别是在精神上,更难发现服输的状态。
“你可别奉承高姐了,高姐我都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你们还能和你们年轻人比呢。”高主席嘴上说着,听了叶秋涵的话,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两人早早地吃完早饭,就一同上路了。到了那个被采访的村子,接待她们的是一位女同志。为了采访顺利,高主席在昨晚就通知了他们,让他们做好接待采访的工作准备。对高主席的提前安排,叶秋涵心里非常感激。
“都准备好了吗?”高主席问接待他们的这位女村干部。
“对高主席安排的事情,我们哪一件敢不做好了。”年轻的女村干部无不打趣地说。
从她两个说话的表情和语气,叶秋涵看得出高主席和下面的村干部关系是很亲密的,心里不由得对高主席的工作方法又增添了几分敬佩之情。
“小王,你们俩认识一下,这位是省报社的叶记者。”高主席指着叶秋涵向这位村干部介绍着。
高主席的话音未落,高主席管她叫“小王”的那位女同志一下子拉住叶秋涵的手,说道:“我叫王秀清,姐妹们都管我叫小辣椒,现在,跟妹妹一比,小辣椒就变成老辣椒了。”说完就哈哈地笑起来。
“还有,她还是一个连大老爷没都惧怕的女大王。”高主席风趣中有着对自己的得力干将的自豪。
听高主席这么一说,叶秋涵就打量了一下身边的这位女村干部,她的相貌清秀,由于长期在田间劳动,风吹日晒的缘故,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叶秋涵和她握手的时候,觉得她的手有些粗糙,从握住粗糙的手起,叶秋涵就知道了她是个勤劳的家庭妇女。她身上穿着的是一件粉红色的“雪中飞”牌的羽绒服,商标的位置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伪冒产品。从她穿的衣服的服色看,她的年龄不会比自己大多少,从头发上散发的普通香水的味道和选择假品牌的“雪中飞”的衣服穿,叶秋涵在心里判断,她应该是一个比较追求时尚,而家庭经济一般的女人。打量完后,叶秋涵怎么也看不出高主席说的“她还是一个连大老爷们都惧怕的女大王”的形象,只是在王秀清自我介绍的时候,从她的话里感到了她只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同志,心里也就对高主席嘴里的“女大王”的评价没有过多的印象。
“秀清,叶记者这次来咱们这儿,是来采访你们村前段时间发生的那件事情,你把情况跟叶记者介绍介绍。”高主席跟村妇女主任说明了叶秋涵到这里的原因。
听说要讲这个事情,王秀清不由得迟疑了一下。村里发生这样的事情,毕竟不是光彩的好事,尤其是事主两家,特别忌讳把这件事情传出去。可是想到自己还是村干部,特别是妇女干部,是有责任来保护姐妹们权益的。现在把这事情报道出去,会警示更多的人不要再犯此类相同的错误。想到这儿,就把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经过说了一遍。
叶秋涵听完事情的经过,心里是一波三起。叶秋涵采访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人。男的叫韩一鸣、女的叫冯丽华,现在已经离开了人世。对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在当天采访的时候,还有人肯接近叶秋涵,问问这儿、问问那儿,更多的是问一些城里的事情,还有些小伙子,见到漂亮的女记者,有事无事的与叶秋涵搭讪两句。但对冯、韩之间发生的事情却不愿谈。叶秋涵考虑乡亲们和自己还比较陌生,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尽管采访工作没有什么进展,心里也就没有怎样的着急。
第二天,当叶秋涵到村里再采访的时候,情形却有些不对头。
二年前,也就是在二零零四年的八月份左右。这里发大水,河水湍急,掉进河里的东西眨眼间就被卷走。有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雨很快就要下起来。冯丽华和她母亲看望生病的舅舅回来,为躲避这场雨,冯丽华骑着自行车驮着她母亲走近路,沿着陡峭的河堤向家赶。路面坑坑洼洼,冯丽华驮着她母亲的自行车左右摇晃。本已把持不住的自行车突然骑上一块土疙瘩上。失控的自行车霎时间向河里扎去,冯丽华与她母亲连同自行车一起滚进河水里。湍急的河水在即将把她母女俩淹没的时刻,同村的青年韩一鸣正好路过这里。见此情景,韩一鸣急速地跑过来,奋不顾身地跳进湍急的河水。韩一鸣刚跳进河里时突感小腹一阵剧痛,好像有件硬物狠狠地在小腹处撞了一下。韩一鸣顾不得疼痛,奋力地向冯丽华母女游去,把母女俩救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