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她的知青故事>第十四章 夜绽花红芳碎

第十四章 夜绽花红芳碎

许琴与李刚时常有书信来往,不久后许琴又收到他的一封情书。许琴动情地写道:“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鸿雁传书,纸短情长,不知不觉陷入爱情相思中。

相思中,许琴如一只孤独的大雁。悲鸣着伫立在茫茫的原野,看着远方,盼望天边的地平线上,会出现李刚的影子。可地平线仍然是寂寞的地平线。

李刚与小琴牵手走着,站在农场的花树前,激情地给小琴朗诵着书中的相思语句:“相思的花园里种的全是红豆,无方的许琴可曾感觉着那片缕缕的红霞鸿雁传书是生活中的亮点,掩不住激动地剪开信封,轻轻地打开那叠得好湖日志的信封,在忧郁的寂寞中突然感受到淡淡的纸香,充盈小屋。心上的花蕾在雨中徐徐绽放许琴最美的容颜?是昔日的柔情依然还在?听着窗外的夜雨淅淅沥沥,习惯伸出手去,握住水的清纯与温馨。心中有着丝丝对上帝的感谢。”

小琴就与李刚一起坐在花树前并头看书,许琴读着,清婉的声音在花间萦绕:“最寂寞无助的时候,一纸飞鸿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如纤巧的蝴蝶,飞翔在寂寞的情怀,伴着温柔的情丝给许琴满满的祝福,在这雨夜的灯光下,仿佛感觉到也看到那馨香的玫瑰,香温的红豆,深深体会到了,那一份真心实意,那一种信任与期待。无边无际的沙漠,问候与牵挂是一泓清泉,而沙漠依然是寂寞的沙漠。”读着读着,随后许琴又陷入爱情的烦忧。

许琴懂得嫉妒与寂寞是自己的烦忧,每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凭吊的许琴总禁不住思绪满怀,

许琴深情地给李刚写道: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

于是,李刚回信告诉许琴: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可后来,许琴也想不出,寂寞到底是什么?许琴无法回答。因为许琴明白自己的白马王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只有给他留下一定的自由空间,给他相对的独立与自由,才能够获得永远的相伴。

所有的路应当一个人独立姗姗而行。昨晚李刚说:“我能为许琴牺牲一切。”

但许琴不会信以为真,许琴清晰地知道到那豪言壮语是个风,没有人愿为自己牺牲一切,所以艰难仍然完全属于许琴自已。

聪明的女孩往往明白恋爱的果实已经成熟了,应当明白世上的很多话都只是一种即兴的抒发,它的意义只在那即时的美妙动人,那是可以说可以听却不可以信的。

小琴排长一米五多的身体,肩膀上却承担了岁月的悲喜担子。满头浓密的齐耳黑发,始终掩盖不住那悲喜纵横在眉头。

李刚与许琴看着洋山港码头上的上万只集装箱,陆续随着机械装船,这些商品随着船只分散运送到世界各地,融入到人间烟火。汇入到万家灯火里的生活用品里。

他们坐在小岛上,看海鸟盘旋,海水浩淼。小琴看着海水对李刚说:“生命的海水会淹没一些轨迹,心中的火焰却又点燃来路的余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相生又相克,犹如生活的分娩,一边悲,一边喜。”

回程,看大海上波涛汹涌,但是他们都知道,波浪下面几万里都是平静的。生活的本质是水,而非水形成的波浪。而这时可能大海里有火山喷涌,可能岩浆火热,滚入海水阴冷中,可是苦难黑暗的海底正在仰望着岩浆的奔涌,渴望着得到岩浆那光与热的幸福。

这样想着时,在夜间已快回到上海城了,那高耸的东方明珠火车站的钟楼隐约可见。一边是冷寂的海,一边是万家灯火。

车况旁边那有树叶花朵飞舞的地方,只要有人烟,就会有火在燃烧,火的影子照耀着人间城村,然后新的树叶花朵会再次萌发。

汽车有时在公路奔驰,路灯劈开黑暗,车灯惊起栖息在桥侧的鸟群,在夜里的公路上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