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徐福东渡>第三回 (2)

第三回 (2)

地,到偏远的海岛上去修身养性,求得正果了!”

徐福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既然师父有意退隐,远离红尘,徒儿悉听尊便,哪怕走到天涯海角,小徒安有不相随之理?只不知师父要投往何处去?”

“战火很快就会烧遍九州,我们且须躲避的越远越好。东海岸边天尽头有一座大山,名曰:崂士山,现有我师弟阳子居在那里修炼,我们不妨先去投奔他吧!”

师徒二人商议已定,立即出发,一同骑上白鹿,眨眼间便来到了东海岸边。但只见:黄海湾处巨峰起,水天一色浪如烟。旭日东升天尽头,风景秀丽赛桃源。

师徒二人走上山来,观的是奇花异草,闻的是鸟语凤鸣。刚走到半山腰,突然听得有人作歌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天命真人辩得此歌乃出自师弟之口,接过来咏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者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意志相和,前后相随……”

徐福听得兴起,也接过师父的歌头朗诵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作歌那人听得有人相和,慌忙下山,立于灌木丛道旁,见天命真人携一少年走上山来,躬身相迎道:“不知师兄驾临,有失远迎,罪过!罪过!无量寿福!”

来人正是天命真人的师弟阳子居,只见他:道袍缝百衲,纶巾歪一旁。左眼皮上挂一根青草,右鬓角下沾一片黄花,手中还拿着一枚刚刚啃噬了一半的青苹果。

天命真人知道师弟一向放荡不羁,亦不和他计较,挥手对他说:“头前带路,安排住所,让我和福儿住下!”阳子居半疯半癫,嘻嘻哈哈,边笑边承诺,对天命真人的话倒是言听计从。果然头前带路,一个健步就跃上了十数个台阶,身法特别敏捷。他把天命真人和徐福带进一处洞中,此洞曰:觅天洞。洞内家当齐全,吃的喝的用的全部都有说:“师兄,你们就住在这里吧!”

天命真人和徐福在觅天洞住下,这可乐坏了阳子居,觑得天命真人不在身边,便追撵着徐福让徐福叫他一声师叔:“快叫!快叫!叫我一声师叔!”徐福耐他不过,叫了他一声:“师叔!”直把他高兴得一蹦老高,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的大叫:“好!好 !好!我也有徒儿了!我以后就传授与你太乙玄门剑法吧!”说着,他便在洞内找了一根烧火棍开始比划了起来。一边比划一边说:“看着!这就是太乙玄门剑法。先刺,后挑,再撩,再劈,再挂。然后便是钩、挑、点、拨……”

徐福看得津津有味,手舞足蹈,他的师父天命真人却一步走进洞来。

阳子居立即罢手。

天命真人并没有生气,只是淡淡地对阳子居说:“本门剑法一向都是传内不传外,只传本教中人,我虽然收得福儿为徒,但福儿只是我们道门的俗家弟子,并不是我们道教中人,你为何却拿护教大法在福儿面前卖弄?”

阳子居低垂着头怯怯地问:“既然收得福儿为徒,他为何又不是我们道教中人?”

天命真人思忖片刻方才说:“师弟,你且不必多问,从今往后,白天我教福儿学文,夜晚你就负责传授福儿练武吧。在此期间,你一定要尽心尽力传授,切不可松懈懒惰!”

阳子居正要把太乙玄门剑法传授给徐福,听得师兄吩咐,联联答应道:“诺!诺!”

从此,天命真人白天教徐福习文,阳子居便夜晚教徐福练武。

光阴荏苒,一晃便过去了六个年头。这一天夜晚,阳子居正在洞门前的巨石峰上跟徐福演练太乙玄门剑法,他的大师兄天命真人手里提着一把金光灿灿的宝剑走了过来。

他要和徐福比划比划,试一试徐福的剑功。

徐福自从在两髻山桃源洞中拜师以来,压根儿都不知道自己的师父天命真人会武。此时,见他手提宝剑而来,声称要和自己比武,心中不由得一惊,暗暗地想:“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莫非师父他也是武林中人?……”

天命真人走近徐福叫了一声道:“徒儿,你昼文夜武,已经六载,可敢与师父过上几招吗?”

徐福道:“弟子不敢!”

天命真人命令道:“敢也要敢,不敢也要敢!来吧,为师要和徒儿过上几招!”

言罢,把手中的那柄金光四射的宝剑递给了徐福,自己却徒手和徐福格斗起来。并激励徐福道:“好徒儿,用心了,你若能赢得了为师,为师就把手中的这把辟邪宝剑赠送与你!”天命真人说完,马步弓立,双手擎起,摆了一个饿虎扑食的架势道:“福儿,小心了!”挥拳便打。

徐福哪敢和师父动剑?把手中的辟邪宝剑交付与师叔,身体一扭化开了天命真人袭来的劲力,领教了一招。天命真人未待徐福喘息,第二招蛟龙出水紧跟着又至。徐福急忙使了个金蝉脱壳,从刺斜里窜了出去,又躲过了一劫。

天命真人连施两招杀手,都被徐福轻而易举地躲了过去,心中不由得暗暗惊喜道:“福儿聪明睿智,文韬武略都已具备,该是下山的时候了!”

师徒二人各使解数,在巨石峰上大战了二百多个回合,还是不见上下,难分胜负。

天命真人心中高兴,斗得兴起,边斗边唱道:“一从沧桑留剑迹,世事茫茫已经年。封神台上映印月,玉虚宫中经书传!”

徐福以手当剑,舞了一招剑花也接着唱道:“太公留传真秘诀,大法神数动罗天。三锋四刃凝剑体,丸泻显飞合丹源!”

阳子居正在用心调拨徐福,也在一旁接上道:“更同侠气贯肝胆,铸成寒刃诛邪奸,五指齐立舒剑气,金波冲举荡云烟!”

三个人吟咏的都是平时练剑时用的歌诀。

最后便一起合唱道:“妙山老者神霄客,沧海桑田太和颠!”

武曲告终,徐福和天命真人各自收招罢手,未分输赢。

天命真人十分满意徐福的剑术,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巨石峰上,白云缭绕,紫雾霞蔚。天命真人对徐福说:“徒儿,你可知道你手中这把宝剑的来历吗?”

徐福摇了摇头回答道:“不知!”

天命真人说:“坐好了,让为师慢慢地讲给你听!”

阳子居顽皮性情,听得大师兄要讲故事,急忙坐近一些讨好似地从破道袍里摸出来一个脏兮兮的苹果敬献给天命真人说:“师兄您用,请慢慢地讲!”

天命真人并不去接苹果,开言讲道:“九百年前,昆仑山玉虚宫阐教掌门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个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命白鹤童子请来弟子姜尚,对他说:‘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将

兴,我今赐给你一把辟邪宝剑,命你下山斩将封神,辅助明主,你可早早收拾行囊下山去吧!”

姜尚含泪下山归附西岐,西岐周武王乃是一代明君,量才录用,拜姜尚为相,让他统率大军讨伐无道纣王,姜子牙便手持这把辟邪宝剑斩妖除邪,屡建奇功,为周朝开创了八百年基业。这把辟邪宝剑是玉虚宫掌教原始天尊用金刚所铸,三昧神火炼成,得仙气,通神灵,逢凶自响,遇祸必鸣,乃是阐教镇教之宝。姜子牙开国有功,周武王便封他为齐侯,让他到东海边上来治理国家,齐国从此便富强了起来。姜子牙去世之后,又过了若干年,齐国内部发生了政变,权臣田氏夺权,从此,姜齐变成了田齐。也就是在这次政变的时候,祖师爷为了去平息这场血腥,当路过一处茂密的森林时,只听得森林里边呦呦鹿鸣,祖师爷迈步而入,却发现森林里面有一只受伤的幼鹿,扑倒在血泊之中,身体的下面就掩盖着这把辟邪宝剑。

祖师爷把幼鹿抱起,捡起这把辟邪宝剑,揩拭干净上面的血迹,不料想这把辟邪宝剑却发出了和幼鹿一样呦呦的鹿鸣。祖师爷占课一卦,获悉,幼鹿和宝剑乃是通灵的神物。

姜氏灭亡了,田氏取代了姜氏。

祖师爷得知了这一切,便把幼鹿和宝剑带回洞中,因为要遁形匿迹去闭关修炼,于是,就把这两件宝贝交付于我,并且一再嘱咐与我:“两件神物世上稀,建功立业无人及。本门弟子无福受,赠与化外大能人!”

天命真人讲完辟邪宝剑和幼鹿的来历,把辟邪宝剑双手擎起,举过顶梁,庄严地对徐福说:“神剑启于真宫里,如影随形入太虚。哀乐长鸣于海上,功成名就莫望西。徐福徒儿接剑!”

徐福上前磕头,跪爬了几步,这时,他不由地想起:辟邪宝剑乃是降妖除魔的神物,锋利无比,珍贵无比,在阐道两教传承的意识上“剑”代表着“法”,代表着正气,代表着决心,每逢年轻的道士外出云游,师父总会送给他一把宝剑,并且告诫他要谨记教内的规范,不受红尘和外界一切事物的干扰和拖累,若遇俗事羁绊,应当即立断,斩断尘缘。徐福联想到这里,心中十分的纳罕,不由地问天命真人道:“师父,我又不外出云游,您为何要把这镇教之宝赠送与我?”

“此剑择主而安,非你莫属,现如今天下即将大乱,宝剑鸣声不绝,是该你下山平乱的时候了!”

徐福还没有弄明白师父让他下山的意思,只听得天命真人再次命令道:“福儿接剑!”

徐福这才又向前跪爬了半步,表情庄严地把辟邪宝剑双手接了过来,然后又向天命真人磕了三个头,谢过师父的赠剑大恩,也向师叔阳子居叩了三个头,阳子居便趁机又把舞剑大法的口诀一并传授给了徐福。对他说:“剑有三乘,一曰:下乘长剑舞术;二曰:中乘匕首之术;三曰:上乘偃月神术。此三术皆为:“钩、挂、点、挑、刺、撩、劈、拨为主。再演变为:抽、抹、戳、横、倒、截、插、削八法。八法相推,错运连环,临敌交锋,游刃有余。应用之时要做到:剑于身合,身于气合,气于神合!”

阳子居把秘诀授完,徐福一一牢记在心,磕头谢过师叔的授艺之恩。

这时,天色已晚,三个人返回觅天洞中,吃过了晚饭,又重新返回到巨石峰上。

巨石峰是崂士山巅的一处高峰,坐在山峰之上,便可看到山脚下浩瀚的东海和那滔天滚滚的巨浪。

天命真人和师弟阳子居,还有弟子徐福,每逢秋高气爽的中秋之夜,便会早早地、静静地、坐在这巨石峰上,听海浪澎湃,看海鸥飞翔,等待那圆圆的月亮从海中升起。

徐福最喜爱的就是这轮月亮,圆圆的、红红的、盈而不缺。自从幼儿时期生活在计斤城三里河畔的时候,每逢八月仲秋,凡是能看到圆月的这几个夜晚,他都会攀登到自家门前左边的那株大扶桑树上,拥抱着二鸾,饱览月色,寻找月光下那东海之中朦朦胧胧的仙山妙景。

“月神出来了!”阳子居兴奋地一声狂呼,只见东方的海面上一轮圆圆的月亮喷薄而出。

天命真人低低地嘱咐了一句:“咱们磕头吧!”三个人一起跪了下去,朝着东方海面上的月亮行起了三揖九拜九叩的大礼。

三个人拜罢月神,刚待要走,只见月光影里一道白光划破夜空“唰”得一下子坠入东海。

天命真人掐指一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秦王虎视天下已久,势在必得,今又见慧星坠入东海,六国已经是在劫难逃了!”

徐福虽然在崂士山上学艺,但也深有耳闻,秦国在联合韩、赵、燕、魏联军大败齐湣王之后,又实行远交近攻的战争策略,接二连三地对东方六国发动了攻城掠地的战争。仅只长平一战就坑杀了赵国的军队四十余万人。后来,又在吕不韦率兵攻打赵国的同时灭了东周,夺回了九鼎神器。看来,秦国欲称霸天下已经是早就预谋好了的事情了。

天下为公,神洲大地岂能让秦王一家独占?

徐福想到这里,于是,便向天命真人磕头道:“恩师在上,徒儿有一事相求,不知恩师允也不允?”

天命真人微微一笑道:“徒儿不必言明,你的心思,为师尽知,你随师学艺多年,是该下山了,只不过,现如今天下大乱,我怕你下山,就会被卷进战争的漩涡里去!”

徐福说:“但请恩师放心,徒儿知道什么是当可为而为之,什么是当可不为而莫为!”

“那样就好,你毕竟不是我们道教中人,战争扰乱了你的禅机,即使你在山上修炼,也不会安心,那么,明天一早就让你师叔送你下山去吧!”

徐福见师父猜透了他的心思,低头不语。

这一夜,师徒二人都没有合眼,一直屈膝阔谈到天明,天命真人分析天下的时局说:“七国争雄,旷日持久,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元气大伤,唯有西秦在不断的掠夺中越来越强大。现在关中之地三分之一已属秦国,财富则占了百分之六十。再加上秦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富饶,北可依靠胡族和貉族等少数民族作盟,还有幽州的良马可供坐骑。南有巫山、黔中的险阻,东有崤山和函谷关的坚固,八百里秦川的肥美。人民殷实,战车万乘,斗士百万。攻必胜、守必固。现在又重用吕不韦为相,吕不韦虽然为一代奸商,但却会精打细算,又精于谋略,他推行用‘德’来感召和笼络臣民,使一贯倡导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的秦国,更加锦上添花,完美无缺。现在的秦国粮草丰足,兵强马壮,武器精良,若要吞并六国,我看正好比矫捷的猎犬追逐跛脚的兔子,定会唾手而得!”

徐福听着师父的言谈,沉思良久,说:“恩师放心,我下山也只不过去见一见世面,最多也只能是悬壶济世罢了,祖师爷当年不是为了解救家乡的父老乡亲于水深火热之中,用神鞭削平了阴阳山吗?我虽然没有那样的神威和本领,但我也毕竟跟随恩师学艺多年,假如不能下山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那不就等于是满腹经纶的两脚书橱了吗?”

天命真人说:“你生相不凡,吉人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