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七年(226年)五月,年轻的曹睿在祖母卞太皇太后、养母郭皇太后的帮助下于洛阳继承了大位,是为魏明帝。
他跟祖母商量,打算建都长安。
卞太皇太后道:“你皇爷驾薨洛阳,我哪都不去。孙儿三思,眼下长安衰败,扩建京城必然大兴土木,大兴土木就会给给国人带来沉重的灾难……”
曹睿仍定都洛阳。
曹睿即位,封郭皇后为皇太后,封卞皇太后被封为太皇太后。
曹丕在位时,本打算要选定吉年追封卞太后的父母,但是还没来得及实施便离世了。曹睿继位后,追谥卞太皇太后的祖父卞广为开阳恭侯,追谥卞太皇太后的祖母周氏为阳都君。追谥太皇太后的父亲卞远为开阳敬侯,母亲为敬侯夫人,都赠予了印绶。
曹睿大封群臣,封钟繇为太傅,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陈群为司空,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加封为舞阳侯。司马懿从一个“家臣”转变为“朝臣”,曹睿对他仍有提防,武官文用。
黄初七年(226年)八月,孙权进攻江夏,朝臣商议发兵救援,曹睿道:“孙权的军队擅长水战,这次不用水战转到陆上攻城,不过是趁文聘防守不严而突然袭击,不会持久。”他御驾亲征,抵达江夏城外,命荀禹指挥军队借山势举火向吴兵发起攻击,吴军退兵。
曹睿即位之后,对养母颇有孝心,对郭家屡加封赏。太和四年,诏封郭表为安阳亭侯,又进爵乡侯,增邑并前五百户,迁中垒将军,郭表的长子郭详当上了骑都尉。同年,追谥郭太后死去的父亲郭永为安阳乡敬侯,母亲董氏为都乡君。再晋封郭表为照德将军、加金紫、位特进的地位,郭表的次子郭训也当上了骑都尉。
曹睿怀疑生母死有他因,多次向卞太皇太后探问究竟。卞太皇太后说,你皇母甄宓,心地善良,泽德仁厚,对我对你皇祖非常孝顺。至于她的死因,我不大清楚,你可派大理司查办。卞太皇太后知道她这句话是非常有分量的。
曹睿根据皇祖母的提议,追尊甄宓为文昭皇后,为甄宓修建陵墓。曹睿派司空王朗持节以三牲之礼到甄后陵墓祭祀,又专门为她修建了寝庙。太和元年四月,曹睿下诏在洛阳营建祖庙,施工中从地下挖出一块玉玺。此玉玺一寸九分见方,上面刻有“天子羡思慈亲”六字。曹睿持玺动情而泣,备下三牲重礼到宗庙祭告。
此后曹睿皇帝又多次梦见母亲,越发增加了对母亲甄宓的怀念之情。曹睿对生母诸舅氏按亲疏排出顺序,分别予以任用,赏赐累计达到万两之巨,又擢升母后亲侄子甄像为虎贲中郎将。
太和元年(227)三月,曹睿以中山国魏昌县之安城乡一千户追封甄后的父亲甄逸,谥号安城乡敬侯,甄逸的孙子甄像承袭爵位。
曹睿多方打探母后甄宓下世的原因,让郭皇后终日闷闷不乐。她后悔当时只顾逢迎皇上,却忽略了这个精明的婆婆。现在她盼望婆婆能为自己说些好话,因为对于甄宓的死因,自己最容易引起当今皇上的怀疑。卞太皇太后对这个儿媳的多嘴多舌颇有些看法,这时候对她的态度不置可否。
青龙三年(235年)春,郭女王在许昌去世,按照文帝关于葬制的文告营建陵墓,三月庚寅,合葬在曹丕首阳陵西侧。魏明帝作哀策悼之。
曹睿即位后,曹洪的乳母、临汾公主因供奉淫神而犯罪。卞太皇太后出来替她辩护说情,向曹睿再次讲述了曹洪救魏王的往事。曹睿不敢公开得罪皇祖母,他非常清楚,他这位老祖母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他私下与大理正司马芝商量好,假装根本没收到她的求情信。从轻发落了曹洪的乳母,也算是给了皇祖母一个面子。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曹睿派司马懿领兵出征,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魏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蜀将孟达降魏时,魏朝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皇帝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蜀丞相诸葛亮即暗中与他通信,孟达图谋叛魏。诸葛亮恐他言行反复无常,想促他速叛,知道魏兴太守申仪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其事。孟达闻此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司马懿怕孟达突然发兵起事,给他去信,对他详细地加以宽慰劝解,信中说:“将军从前抛弃刘备,把自身托付给魏国,魏国皇帝把图谋西蜀守卫国土的重任委托将军,可以说是心地像太阳一般光明。蜀国人,对将军恨得咬牙切齿。诸葛亮想害你,只是苦于无办法罢了……”
孟达得信大喜,犹豫不决。司马懿则暗中率军前去讨罚,魏国各位将领见孟达与吴蜀勾结,劝司马懿先看看情况再行动。司马懿道:“孟达不讲信义,这时候他还犹豫不定,我们应当趁这个时机抓紧时间消灭他。”司马懿亲自率领军队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仅用八天时间就到达了新城城下。东吴、西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的部队拦阻在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
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埋上木栅,加固城防。司马懿指挥士兵渡水,毁掉了木栅,直接进逼到城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打新城。仅仅用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进入新城,擒拿斩杀了孟达,把孟达的头传送到京城洛阳,俘获虏孟达一万多人。司马懿回军,仍驻扎在宛城,他鼓励老百姓种植与养蚕,禁止浪费。南方官吏百姓心悦诚服。
魏明帝问司马懿讨伐东吴与西蜀,应该先从何处入手?
司马懿道:“东吴认为中原人不习水战,我进攻时,他就守住各个渡口。夏口、东关两地,是东吴的心腹之地。我们可带领大批陆军假装着向皖城进发,吸引孙权向东救援,带领水军乘东吴防卫力量空虚,用神兵从天而降的气势进攻夏口,一定能攻破东吴的防线。”
魏明帝认为他的意见十分正确,命令他回宛城做好备战。八月,大司马曹休不按计划,直接过皖城深入敌境接应假装投降的吴将周鲂,在石亭被陆逊伏击,大败,曹休病死。
太和四年,曹睿令司马懿与大司马曹真率军攻西蜀,加封司马懿“大都督”、授他“黄布裹着钺斧”的仪节。大都督是当时魏国最高的军事统帅官职,但因为司马懿之上还有大司马曹真的制约,所以司马懿相当于曹魏军中的副总司令,自领一路兵马。而假黄钺则是象征地位最高的大臣出征的荣誉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