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看吧,这都是鬼子给留下的,我在北平读书时,九一八事件爆发了,我参加了学生运动,后来去东北参加义勇军,这是日本关东军给我留下的伤。后来,华北事变后,党将我派到了咱们马头山地区,从事地下工作,为即将到来的华北地区的全面抗战做准备工作……”杨指导员缓缓地说着。

“想不到杨老师一位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居然有过如此不平凡的戎马生涯,您教了我几年,怎么一点儿也没向我们提起过呢?”三枣木异常钦佩地望着自己的先生。

“唉,好汉不提当年勇,说这些干什么呢?关键是在以后的抗日战场上继续杀敌,才是正事,看吧,这样的机会有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了华北华东地区的很多大城市,战火很快就会烧到咱们马头山的,整个太行山地区,都将成为我军与敌人厮杀的主战场。”杨指导员说。

“可谁又能证明你的伤是打鬼子留下来的呢,说不准是打内战负的伤呢!听说,你们共产党最爱打内战,也最善于打内战,如果你们与国民党不打内战,鬼子还进不了中原呢!……”二枣木说。

喝了一碗酒的杨指导员,不知是因为酒劲儿太大,还是因为二枣木的话令他很生气,脸涨得通红,有些失去惯有的风度,声嘶力竭地争辩道:“这些诬蔑共产党的话是谁说的?国民党反动派才善于打内战呢,他们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正是他们丢了东三省,使日本拥有了入关的基地,现在,国民党连首都南京都丢了……我们共产党和红军,就是被国民党打到了北方的……不过,现在国共合作了,建立了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能再说那些旧话了,再说是要犯政治错误的,现在……我们,我们是北上抗日,实行伟大的战略转移,现在我们要领导全国人民投入伟大的抗日洪流中去……”

“别激动,好不好,到底是抗日还是打内战,咱们看行动!行不行?”二枣木说。

“好,咱们看实际行动,看谁是真正抗日的,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实行统一战线了,你们的枪也要统一起来,以便于一致对外,紧密团结在共产党和毛主席周围……”杨指导员说。

“想招我们的安?没门儿,我可不是宋江,不过,您杨指导员放一万个心,日本人来了,我保证枪口对准鬼子,我的队伍中如果出一个孬种,去当汉奸,我二枣木一枪崩了他。我二枣木吐口唾沫就是钉,马头山方圆上百里,别说是人,就连每一棵枣树都知道我二枣木说一不二,指导员您来这里有几年了,也应该有所耳闻,大可不必怀疑我的诚意,但是,您拿什么保证不打我们,专门打鬼子呢?!”二枣木问。

杨指导员从腰里抽出一把盒子炮,递给二枣木,说:“这是首长用过的枪,让我转交给你,顺便还带了二十发子弹,怎么样,我们有诚意吧?首长希望你用这枪打鬼子!”

二枣木接过枪,耍了个枪花儿,又将二十颗子弹一一清点过,说:“好,痛快,我要用这二十发子弹打穿二十个鬼子的头,少一个拿我的脑袋顶!兄弟告辞!”说完,二枣木跪到地下,给魏枣根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看了枣叶枣花一眼,再向杨指导员一抱拳,转身欲走。

“二哥,带上一葫芦酒!”枣花关心地看着二枣木,顺手提起放在身边的酒葫芦,交给了他。

“枣花,在家照顾好爹,哥走了!”说完,接过酒葫芦,转身离去。

“二兄弟请留步……”杨指导员说。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后会有期!”说话间,二枣木早已出了屋,向马头山飞奔而去了。

枣根老汉说:“杨先生,您看,我说吧,想让他加入咱们八路军并不那么容易,不过,您也看到了,他向您打下了保票,一定会打鬼子。”

“他能保证打鬼子,我们的思想工作就算是获得了初步成功,起码他不会被人利用,为八路军在马头山地区开展工作消除了一项不利因素,等时机成熟了,再……”杨指导员说。

枣根老汉认真地听着杨指导员的话,大张着嘴巴,怔怔地望窗外。突然,一阵凉风从屋外刮了进来,将灯光吹得东摇西晃,忽明忽灭。枣叶赶忙用蒲扇挡住,油灯的灯光才终于没有熄灭。就在这时,村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很快来到了枣根老汉家的院子里,有人一边下马,一边高声喊道:“杨指导员,紧急情况!”

“什么事情这么惊慌,进来慢慢说!”杨指导员听出这是通讯员的声音。

“指导员,鬼子顺着大沙河向山里开进了,首长让你赶紧回去,准备参加战斗!”隔着门帘,通讯员大声汇报道,边说边猛跑几步,忽地掀开门帘进了屋。通讯员带进来一股冷风,将本来就微弱的羊油灯火“扑”地刮灭了,屋内顿时一片黑暗。

枣根老汉摸出火镰和艾绒,开始“嚓嚓嚓”地打起火来。

“枣根叔,不用打火了,我这就走了,你们也赶紧休息吧,已经后半夜了。”杨指导员说着站了起来。

“请稍等一等,这就好了。”随着火镰的又一声响,艾绒被击着了,然后,枣根老汉将羊油灯点着了。

老汉缓慢地走到三枣木跟前,摸了摸儿子的头,非常慈祥地看了看儿子,然后拉住他的手,将儿子拉到杨继恩面前,说:“指导员,把三儿带上吧,以前,三儿是您的学生,跟着您读书识字学道理;现在呢,鬼子打进咱家门口儿了,我让三儿跟着您打鬼子,跟着您,我老枣根放心。老大正在养伤,再说家里也不能没有一个儿子守着,那个二牲口在山里野着,指望不上。所以,只好让老三参加八路军了。今天我一直都在琢磨这事儿呢,就这么着吧!好了,赶紧走吧,别耽误了事,另外,带上这一葫芦酒,给首长和战士们喝。”枣根老汉说完,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大葫芦枣杠子酒交给三枣木。

“那好,我就把三儿带上了,这孩子又有文化又有胆识,八路军正缺这样的人才呢,用不了多久,就能入党,当干部!”杨指导员爽快地答应了魏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