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枣木跪在地上,向爹磕了一个头,然后站起身,向大哥和两个妹妹挥了挥手,说了句:“照看好爹!”就转过身,跟在杨指导员身后出了门,跨上战马扬鞭而去了。

三人赶到军区指挥部的时候,天都快要明了,李参谋、张参谋已经等得非常焦急了。见到杨指导员带着通讯员和三枣木走进来,李参谋带着责备的口气问:“怎么才回来,拖拖拉拉的,不知道现在任务正紧吗?你作为军区警卫连的指导员,离开军区这么长时间,这就是失职!知道吗?”

杨指导员稍作解释说:“二枣木直到半夜才回来,刚同他谈完话,通讯员就到了,然后我们就立即返回来了……看,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新兵,枣根大叔的三儿子,三枣木,我在镇上的学校当老师时教过他,既聪明又朴实,是个好苗子,农村里能识字的兵不多,李参谋,张参谋,你们可要好好培养他啊!”

“二枣木的弟弟啊,很好啊,对了,对二枣木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了,他准备何时向咱们八路军投诚啊。”李参谋问。

“他还没有说何时投入咱们八路军,但答应一定将枪口对准日本鬼子,绝不当汉奸,绝不会与咱们八路军为敌,看吧,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再将他的人马正式拉入咱们的队伍。”杨指导员说。

“那也好,咱们赶紧准备开会,情况比较紧急,首长和军区其他几个领导正在进行紧急磋商,一会儿就召开军区全体干部会议。另外告诉你一个情况,由于你比较了解当地的情况,可能由你带领一个小分队,到拒马关前去担任警戒任务,要坚决阻击日军进入咱们根据地,尤其不能进入县城……你的军区警卫连指导员的职务,暂时由其他干部代理。”李参谋说。

“哦……”听了李参谋的话,杨指导员有些吃惊,“那郭连长呢,他知道这个决定了吧?……”

“他也不在警卫连了,已经被派往前线,这事儿你就别管了,一会儿首长可能就会公布这些决定。本打算让你去的,你更熟悉当地的情况,但情况紧急,实在拖不得,就让他先去了。”

正说着,在首长的带领下,军区的几个主要领导走进了屋。大家都没有坐,首长用威严的目光扫了大家一眼,就开始讲话了。

“同志们,形势的确比较严峻,鬼子想从咱们太行山地区打开一条通往西北地区的通道,同时,顺手牵羊将我们刚刚建立的这个根据地吃掉……我们是走过二万五千五长征的英雄部队,我们有着敢打硬仗、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切实执行毛主席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的策略,就一定能够拒敌于根据地的大门之外……下面,由杜参谋长布置一下具体任务。”

“刘参谋,你带领一个便衣小分队,插入到进犯我们根据地的敌人的后面,干扰敌人,使他们不能一心前进,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你们身上,然后牵着敌人的鼻子,将他们向东、向南引,最好将他们重新引回平汉路一带。以解除根据地的压力,为党在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时间,要记住保存有生力量,不要同敌人硬拼……

“张参谋,杨指导员,这次你们的任务最重,带上三个连组成的队伍,还有大沙河两岸的民兵,都归你们指挥,主要任务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迟滞他们前进的时间,为军区机关的安全转移争取时间。绝不能暴露了根据地的实力,千万不能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我抗日根据地来;要注意斗争的策略问题,我们现在还比较弱小,我们还没有将群众充分发动、组织起来,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对我们的教导,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敌人打游击战,壮大人民力量,等待时机……”

……

会议结束了,大家走出会议室,部队很快就集结完毕;大沙河两岸有些村庄的民兵也赶了过来。三枣木已经正式穿上了一身旧军装,有了一条旧步枪。杨继恩昂首挺胸在站在队伍前作了一番简单的战斗动员,讲话完毕,队伍立即惊惶失措地出发了。部队的新兵很多,不少战士还没有上过战场,绝大部分战士连鬼子长什么样儿都还没见过呢,听过鬼子可比国民党军队厉害多了,枪法百发百准,十里以外一枪就能将对方士兵的脑袋打烂;拼刺刀更是了得,十来个中国人都打不过一个日本兵。想到这里,老兵们心里不踏实;新兵们更紧张,一边跑腿一边打颤,心突突地跳着,似乎要从嗓子里蹦出来,手心也不知何时渗了出来汗来,感觉枪杆子滑腻腻的,不牢牢抓紧,几乎要从手中脱出去了。

杨继恩带领队伍,沿着大沙河北岸的土公路急行军,不到两个小时,就来到了县城最东的一个大镇子——沙河镇。看到曾经繁华的镇子,现在变得一片沉寂,在敬佩地方党组织工作深入扎实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有些悲凉。多美的一座镇子啊,记得自已第一次从北平来到太行山地区,路过这里时就被这座镇子的繁华与兴旺所吸引,镇子中的长长的街道,一律青石板铺底,每块石头之间,都接合的非常紧密,似乎浑然天成一般,青石板铺在街上不知有多少年了,很多石块被过往的骡马车辆磨得非常光滑。街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的一个个店铺,简直比县城还要繁华;静静流淌的大沙河,从镇子南边流过,河边肥沃的土地里,种满了水稻,稻花散出的香味,飘荡在大沙河的上空。如果不是因为任务紧急,杨继恩真想在这里呆上几天,作几幅写生画。

军情紧急,杨指导员勒住战马只是在这里略微停顿了片刻,就又带领队伍继续向东而去。又走了十几里,南北两座山头越来越接近,大沙河的河道突然变得非常狭窄,形成了一个狭谷,而出了这段不过一两华里的狭谷,两岸的山岭就突然变得非常低矮,并且急速向两旁闪开,好像两扇大门突然被打开了,大沙河的河道也很快变得非常开阔,河水的流速也立即变得平缓了。

这里便是闻名整个太行山的拒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