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枣花香>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将供品都妥当地放到供桌上后,枣根看了看身后的枣花,说:“枣花,跪下,和爹一些拜仙家。”

枣花顺从地跪下了,随着爹向仙家三跪九叩。磕完头,枣根父女仍恭敬地跪立在神像前,枣根开始小声地祈祷:“求仙家保佑咱枣林凹的枣树多开花,多结果,到了秋天,红枣挂满枝头,铺满埝阶……”这样反复说了好多遍,枣根又带着枣花磕了三个头,才站起来。

自始至终,继恩一直站着冷眼旁观。枣根站起来后,扭头看了继恩一眼,脸上略略闪过一丝不快,然而转瞬即逝。

“唉,现在人心不古了,在我年轻的时候,每当到了拜枣神的节日,无论是三月二十八祈求枣树多发芽长叶的庙会,还是这五月初五的枣花节,以及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咱这小庙里的人都是多得很呢。咱马头山一共有十八个山峁,每个山峁还有好多小村庄,在当年,每个山峁都会有很多人上山来拜枣神,还有向老枣树求药的,那时,山上这座小庙简直就像赶集似的。多少代了,从我爷爷的爷爷,到我爷爷,最后再到我,都是主持庙会的,那时,人多,场面大,没有组织就会乱哄哄的,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最近这几年,人们心不再那样诚了,也都学懒了,很多人不再上山,只在山下捧着粽子向马头山鞠两个躬,敷衍一番就拉倒了,那怎么行呢?俗话说,心诚则灵,心不诚,枣神爷和护枣娘娘怎么会保佑你呢?”

枣根一边叨念着,一边向庙外走去。此时,老枣树下已经有几个人了,枣树的树干被缠上了几块鲜艳的大红布。几个老头,还有两个老太太,以及几个年轻妇女,正跪在树下,向老枣树一个劲儿地磕头作揖,同时念念有词。其中一个老太太是镇上一个有名的巫婆,这个巫婆极为活跃,尽管岁数也挺大了,身板却还不错,精神更是好得很,哪里有庙都是必须要去的。从镇上到马头山山顶,需要先步行十来里,顺着胭脂河边到枣林凹村,再从枣林凹爬山才能来到山顶,一路辛苦得很呢。幸亏这个巫婆不但身体健康,而且有一双天足,否则,真是不可想象。

再看老枣树下,也像庙内一样,放着一个香炉,炉内的香正燃烧着,袅袅的青烟向空中升起。香炉旁边,铺着一块红布,红布上摆着供果。除供果外,还放着几只碗,用各色的纸叠成的漏斗状的物件置于碗中。

继恩对此并不陌生,这种场面,以前上山也曾经见到过,知道这是在求药,可能也有求孩子的,接连生几个女儿的也会来求男孩,碗里那叠成漏斗状的纸,就是接老枣树降下的神药的。继恩心中不由觉得有些可笑,先不说这些都是迷信,这些本来是药王爷、送子观音的职责,在枣林凹,在这马头山,居然也被这老枣树越俎代庖了。

枣根枣花父女两个,也跪在这些人的后面,又向老枣树跪拜了一番,念叨了一阵,才站起来,背起筐,挎起篮子,向山下走去。

枣根走在前边,跟在后面的继恩指了指枣神庙,悄悄地对枣花说“你也信这些,你不是说,你也要反封建吗?你不是也相信科学了吗?”

“你不知道我爹的外号叫枣木疙瘩吗?还好,他知道你们知识分子不同于山里的土老百姓,否则,上山了如不拜老枣树,他真会骂的。”枣花说。

“所以你就顺从地跪到地上拜起来了可我看你拜得也挺虔诚的。”继恩板着脸说。

“是啊,心诚则灵嘛!……继恩哥,你知道我在拜神仙拜枣树时发了什么愿吗,知道求枣神保佑我什么吗?”枣花问道。

“我又没有钻到你的肚子里,我怎么猜得出?”继恩说。

“使劲猜!”

“使劲猜也猜不出!”

“真讨厌,你是一个傻子……”枣花的脸突然红了,迅速向山下跑去……

三人从马头山回到家,发现庭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篮子里的粽子,大部分已经被枣叶吊到井里保存了起来。在院子正中的那棵枣树下面,摆放着一张饭桌,桌子上,放着十来个已经剥了皮的粽子,还有一大盆五月鲜豆角菜。屋檐下的那个牛头锅里,“咕嘟咕嘟”响着,冒着热腾腾的白气,一股浓浓的肉香弥漫在整个庭院。

“这是什么香味呢?好馋人啊!”继恩不由问道。

“锅里炖着兔子肉,大哥和三弟昨晚套来的。剥了两只给你炖了吃,解解馋,剩下的他带到了部队,给司令员和其他各位领导尝尝鲜,让大家见识见识咱马头山里兔子肉的味道。”枣叶说。

“太感谢了,不过,应该给枣根叔多留下几只,让老人家好好补一补身体啊!”继恩感激地说。

“不用,炖一两只吃两顿就行了,现在天气太热,放一两天就有味儿了,这么好的东西白白浪费了多可惜,八路军初来乍到,没有肉吃怎么有力气打鬼子。”枣叶说。

“那倒也是,对了,三枣木呢?叫他一块儿吃饭,吃了饭骑我的马一起回部队。”继恩说。

“他睡醒了吃了点饭,就回部队了;继恩哥,你赶紧坐下,爹,大哥,你们也都赶紧过来,吃饭吧。”枣叶回答。

“哦!他怎么提前走了?为什么不等我回来一起走,骑我的马,很方便的。

“这里到镇上这么近,俺们山里人走惯了路,这十里八里的根本就不叫个事儿,一会儿就到了,继恩哥你不用担心。”枣叶说。

“老大、枣叶,艾采回来了没有?”魏枣根突然问道。

“采回来了,你们上了山,我把粽子安置好以后,就到胭脂河河谷采艾去了,采了好多呢,你看,门楣上挂上了,房梁上还有很多;菖蒲也采回来了一些,也挂上去了!”枣叶手指着正屋的门说。

继恩顺着枣叶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门楣上方左右两边各挂着一大把灰绿色的东西。“可是,哪个是菖蒲哪个是艾呢?”继恩问道。

枣花回答道:“左边挂的叶子像剑的是菖蒲,右边挂的艾,继恩哥,我说你韭菜麦苗都分不清,你还真是这样,你们城里的文化人怎么就这么笨呢?……”

“说的什么话?!”魏枣根瞪了自己的小女儿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