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暗战

2025-05-28 17:511632997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1章

子月中浣,深圳梧桐山腹地的军工实验室,浸在靛青夜色里,钢制外墙映着细碎的星芒,像撒了把碾碎的云母。林远的布鞋碾过防辐射地毯,鞋底与地面摩擦出极轻的“沙沙”声,门禁系统的红色光束恰好扫过他的瞳孔,虹膜识别区的冷光,在睫毛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他抬手扣紧藏青色防辐射服的盘扣,玉质纽扣与衣料相碰,发出温润的“嗒”声,与空调系统的低频嗡鸣交织成夜的背景音。

“墨子六号”终端的幽蓝指示灯,在玻璃柜里明明灭灭,像悬在深海里的水母。林远解下腕间的老上海牌机械表,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在冷光下泛着微光,指针停在23:07——比实验室的原子钟慢了五秒。他总说这是“时光给匠人留的缝隙”,此刻却将表随手搁在防辐射玻璃柜上,金属表链蜿蜒如古卷里的云纹,与柜中悬浮的量子密钥芯片形成奇妙呼应。芯片表面的光路图,正以斐波那契数列的轨迹流转,忽然在某一刻出现细微卡顿,像古琴弦上划过的错音。

案头的狼毫笔斜倚在青瓷笔洗里,笔锋沾着未干的徽墨,旁边是临到一半的《天工开物》,朱砂笔在“舟车第九”篇划出重点:“凡制车,关键在于轴辕。”林远的手指,在量子防火墙操作界面快速敲击,袖口滑落,露出半旧的国安局工作牌,穗子磨得微毛,却在屏光下泛着经年的光泽。界面上的数据流曲线突然泛起毛刺,像平静水面被投下细沙,他的眉心随之皱起,指尖在屏上划出复杂的轨迹,调出十七层加密日志。

“第三实验区数据流异常。”机械女声,在静谧的实验室里响起,带着金属般的冷硬。林远的目光掠过终端屏,看见量子密钥芯片在悬浮柜中轻微震颤,表面的光路图紊乱如麻。他摘下防辐射手套,指尖触到桌面的凉意,忽然想起今早女儿在电话里说的话:“爸爸,你的工作牌穗子该换了,像爷爷的旧毛笔。”唇角不禁微扬,却在看见监控画面时,笑意凝成寒霜——本该对准芯片的摄像头,此刻正以112度角斜斜指向墙角,镜头边缘映出半片防辐射服的衣角,那是标准安防视角绝不会出现的偏差。

通风口突然传来极细的“簌簌”声,像春蚕啮叶。林远抬头望去,金属栅栏上凝着细小的水珠,在终端屏的幽光里折射出七彩光斑。他起身调整摄像头角度,指尖触到外壳的温度——比室温低了两度,像是刚被某种低温设备触碰过。监控日志显示,凌晨一时十九分,摄像头曾有0.2秒的权限异常波动,像夜蛾振翅般稍纵即逝。他的手指在屏上轻点,调出同时段的气流监测数据,发现通风系统的气压值在此刻出现0.3帕的震荡,恰似有人在管道中轻声叹息。

防辐射服的拉链滑到胸口,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中式立领,领口处的盘扣半开,露出锁骨下方淡褐色的旧疤——那是三年前在青海追捕黑客时,被电磁脉冲灼伤的痕迹。林远抄起案头的青瓷茶盏,凉透的碧螺春在杯中荡起涟漪,叶底沉在杯底,像幅水墨小品。他忽然注意到茶盏边缘,沾着极细的银灰色粉末,与今早实验室地板上发现的痕迹相同——那是纳米级石墨烯材料,本应只存在于生物实验室的培养皿中。

终端屏上的数据流突然暴涨,128个光点以非对称加密的轨迹向暗网节点跳跃,像被无形的手抛洒的星子。林远的手指在屏上划出太极图案,试图用传统加密算法对冲,却见光点如活物般闪避,在屏上留下淡蓝色的尾光,像夜空中飞逝的流星。他的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周髀算经》竹简拓片,忽然在“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几个字上顿住——此刻的数据流轨迹,竟与古星图中的二十八宿排列暗合。

砚台里的墨汁已有些许凝结,狼毫笔的笔尖滴下一滴墨,在工作日志上形成小小的圆斑。林远望着那滴墨,忽然想起女儿用手指蘸着果酱,在玻璃上画星星的模样,笔尖在“异常数据流”后画了个问号,旁边标注:“陈默数字钱包地址匹配中”。陈默,那个三个月前因心脏病发去世的科技大亨,此刻他的数字钱包,正以诡异的频率在暗网活跃,交易哈希值像条滑不留手的银鱼,在区块链浏览器上跳跃三次后,最终锁定在某个匿名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