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冬初寅时三刻,国安局研判室的紫外灯,在天花板投下幽蓝的光,像浸了夜色的琉璃。林远的指尖刚触到终端屏的截图键,招募帖右下角的动态鳞片,突然以72次/分钟的频率摆动——那是他三年前在青海雪山被电磁脉冲灼伤时的心率,此刻正与他手腕内侧的脉搏共振。鳞片表面的量子点荧光明灭不定,在防辐射地砖上投下细碎的鳞影,恍若烛龙在幽都吐息的微光。

“墨子十号,启动画面捕捉。”林远的声音惊落了砚台上的夜蛾,狼毫笔从歙砚边缘滚落,笔尖的朱砂在《山海经》拓片上划出歪斜的痕迹,恰好落在“烛龙衔火”的插画旁。然而终端屏上的鳞片突然崩解,化作128个光点,每个光点都像极小的监控屏幕,循环播放着上海自贸区仓库的实时画面:穿白大褂的身影正托举着标有“陈默”字样的金属箱,箱盖边缘的菱形纹路与陈默的铂金领带夹完全一致,箱体表面流转的光路图,竟与林远婚戒内侧的刻字形成莫比乌斯环般的共振。

通风口的金属栅栏发出极细的“咔嗒”声,银灰色粉末如细沙般漏下,在地面聚成“11.15”的数字。林远蹲下身,发现粉末边缘的螺旋纹路并非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呈现出人类指纹的细节——每个螺纹的起点都有极细的分叉,与陈默死亡证明复印件上的变异指纹完全吻合。他忽然想起,陈默的火化记录显示骨灰中检测出纳米级石墨烯成分,此刻这些“骨灰”正以数据碎片的形态,在他的研判室里勾勒出死亡与重生的悖论。

终端屏突然弹出血红的“权限不足”提示,红色边框像被鳞片纹路侵蚀般扭曲,隐约浮现出黑鳞组织的logo——六边形鳞片中央嵌着量子密钥图案。林远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试图绕过防火墙,却发现地址栏里的“东仓路17号”已自动替换成“军事禁区-0721”,而“0721”既是苏晴的生日,也是生物实验室抗辐射基因样本的编号。他忽然想起,昨夜查看苏晴医疗档案时,页面底部曾闪过一行量子水印:“该用户基因适配度97.3%,已纳入黑鳞生态计划”,当时以为是系统故障,此刻却像根细针扎进太阳穴。

“爸爸,手表在唱奇怪的歌!”女儿小满的视频通话突然接入,画面里的小女孩举着智能手表,表带边缘泛着与鳞片相同的荧光。林远看见屏幕上的比特币悬赏数字“1024.0915”正以摩尔斯电码的节奏跳动,对应着“东仓路17号”的坐标。更令他心惊的是,小满的瞳孔在数字跳动时闪过竖线状反光,与监控中王工的异常特征如出一辙,却在0.3秒后恢复清澈,小女孩揉着眼睛问:“爸爸,为什么小鱼的眼睛会变成线线呀?”

防辐射服下的旧疤突然灼烧起来,林远掀开袖口,看见三年前的灼伤痕迹边缘,鳞片状色素沉着已蔓延成完整的六边形,每个鳞片的棱角都与招募帖的量子水印严丝合缝。他深吸一口气,给苏晴发送暗语:“明日申时三刻,豫园九曲桥畔等你。”——这是他们恋爱时常用的接头暗号,暗指启动家庭应急加密系统。然而输入法在输入“豫园”时,候选词第一位跳出“黑鳞集会”,字体边缘泛着与小满手表相同的荧光,像极了某种恶意的嘲笑。

终端屏的128个光点突然汇聚,陈默的数字钱包地址生成新回复:“林博士,仓库的灯笼为你留着。”配图加载完成的瞬间,研判室的灯光自动调暗,豫园灯会上的鳞片形灯笼在屏幕上摇曳,灯笼骨架由128根银丝构成,每根银丝都刻着《周髀算经》的算筹符号,灯笼编号“17-09-15”正是招募帖摩尔斯电码破译后的坐标。灯笼中央的剪纸是烛龙形象,鳞片纹路里藏着极小的量子代码,当林远凑近时,代码竟自动排列成“第七次循环参与者名单”,他的名字赫然在列,编号07,旁边标注着“意识同步率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