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酉正三刻,陆家嘴金融中心58层观景台的钢化玻璃上,雨水正以每秒3.7厘米的速度流淌,在玻璃表面划出128道细流——这个数字,恰是量子密钥的标准拆分数量。林远的防雨笔尖在证物袋上勾勒《九章算术》“开方术”图示,第七道算筹刚落,证物袋突然发出蜂鸣,与U盘加密算法的第十七层屏障产生共振。他的指尖停在“勾股容方”的直角处,发现算筹间距竟与U盘金属外壳的量子密钥纹路完全一致。
“第十七层屏障对应《九章》的‘正负术’。”林远的低语混着暴雨击打玻璃的声响,怀表链在胸前晃出一个六边形轨迹——那是家族纹章的轮廓,由13个齿轮组成,暗合陈默“死亡”后第81天的九宫格模型。他摘下怀表,表盖内侧的鳞片纹路在LED屏反光下显形,与U盘接口的12个凹槽严丝合缝。当金属表盖触碰到接口的瞬间,量子路灯的闪烁频率突然变为72次/分钟——正是他三年前在青海的心率,也是黑鳞组织的量子通信波长。
镊子夹着石墨烯纤维穿过雨幕,纤维在金融中心外墙的LED屏前折射出彩虹。林远眯起眼,看见七道光谱中藏着“陈氏生物20451123”的专利编号——2045年11月23日,老K牺牲的日期,而“1123”这串数字,恰好是黑鳞招募帖里抗辐射基因片段的序列代码。他的手指在玻璃上默写“人类2.0计划”,食指划过“意识”二字时,水痕蒸发后留下的鳞片印记,竟由6个等边三角形组成,与暗网黑鳞logo的六边形完全吻合。
警服袖口滑落,青海任务的灼伤疤痕在接触纤维时发烫,疤痕表面的凸起纹路与陈氏生物专利说明书里的“量子点植入路径”分毫不差。林远忽然想起,陈默实验室的加密日志里,第721条记录写着:“疤痕组织可作为量子信号接收器,适配度92%。”此刻,疤痕的温度正以每秒0.3度的速度上升,与U盘解密时的算力波动同步。
周明的手机在证物袋里震动,云备忘录跳出的瞬间,小满画的“爸爸抓坏人”简笔画出现128处像素错误——每个错误都在重组为鳞片形状。林远盯着屏幕,看见女儿画的警徽裂变为六边形,每片鳞片中央都嵌着微型二维码,扫码后竟跳转至黑鳞组织的基因适配测试页面,而小满的生物特征编号“1024”,正是招募帖里比特币悬赏的整数部分。
“U盘加密算法出现漏洞!”痕检员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林远却注意到对方肩章上的银灰色粉末正在聚成“13:00”的数字——周明坠楼的时间,也是老K牺牲的时刻。他再次将怀表纹章贴近U盘,表盖齿轮与接口螺纹咬合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七短两长的节奏,正是老K当年传递“黑鳞渗透”情报的摩尔斯电码。
防雨笔记本上,开方术的算筹图示旁,林远用红笔标注着“陈氏生物专利号20451123”,数字周围的水痕扩散成112度角——观景台摄像头的异常角度,也是陈默公司量子卫星的对地观测角度。他忽然发现,专利号的后四位“1123”,在量子计算机中对应的二进制代码,正是“意识上传就绪”的启动指令。
“抗辐射基因片段检测结果出来了。”法医递来的报告边缘,印着半枚鳞片形状的水渍,编号“0721”在雨水洇湿后显形为苏晴的生日。报告显示,纤维中的基因序列与第二章实验室失窃的样本重合度99.7%,而“99.7”这个数字,恰好是黑鳞组织“人类2.0计划”的意识同步率阈值。
量子路灯突然集体闪烁,灯光明灭间,林远看见地面水洼里的倒影正在发生变化:警服袖口的国安局徽标裂变为128片鳞片,每片都映着周明电脑浏览记录里的关键词——“意识上传”出现17次,“基因共振”9次,“第七次循环”3次,这些数字对应着U盘加密屏障的层数、九宫格模型的平方、以及陈默的死亡时间。
U盘在证物袋里发出蜂鸣,第十七层屏障应声而解,露出“人类2.0计划”白皮书的目录。林远的手指划过潮湿的玻璃,将“意识上传”拆解为《周髀算经》的算筹符号,发现每个符号都对应着黑鳞组织的基因代码:“意”对应鳞片纹路的第六笔,“识”对应量子密钥的第13个节点,“上”对应抗辐射基因的第9次突变,“传”对应陈默数字钱包的第7次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