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立冬戌初,陆家嘴金融中心观景台的钢化玻璃上,雨水正以每秒2.3厘米的速度蒸发,露出底下暗藏的紫外线显影——128片六边形水迹在冷光中次第亮起,排列成《山海经》烛龙的鳞片阵列。林远的紫外线灯扫过第49片鳞片,光斑边缘的锯齿状纹路突然发出蜂鸣,与他怀表链的震颤频率完全同步,这种共振曾在陈默实验室的机密日志里被标注为“黑鳞核心代码激活信号”。

“食指与中指60度角,量子密钥的纠缠态夹角。”林远的指尖掠过死者周明僵直的右手,指腹触到皮肤下的骨节凸起,与三年前老K尸体的手势如出一辙。指甲缝的石墨烯纤维在紫外线灯下泛着银蓝光泽,他用镊子夹起纤维对着金融中心的LED幕墙,发现反光里竟藏着“20450715”的生产日期——陈默“死亡”后的第15天,而陈氏生物的工商注销日期是2045年6月30日,公章上的鳞片压痕此刻正在他的防雨笔记本上洇开。

U盘在证物袋里发出细不可闻的蜂鸣,十七层加密屏障已解开九层,露出的代码片段在玻璃倒影中显形为鳞片纹路。林远的防雨笔尖在笔记本上描摹这些纹路,发现每道折角都对应着《九章算术》的“开方术”,却在第七个节点多出0.3毫米的倒刺——那是黑鳞组织特有的基因标记,与第三章中王工指甲缝的金属残片、第五章石墨烯粉末的微观结构完全一致。

“坠楼时间13:00,与周明手机备忘录‘见老K’的时间分秒不差。”法医的声音混着黄浦江的奔涌声,林远翻开老K的死亡档案,2043年11月23日13:00的记录刺得他眼眶发疼。他的老上海牌怀表突然停转,表盘内侧的雾气凝结成“老K”二字的瘦金体,笔迹与陈默如出一辙,而怀表链上的六边形纹章,此刻正与死者手势形成的几何图形完美重叠,像道被量子效应扭曲的死亡封印。

证物袋里的石墨烯纤维在紫外线灯下呈现金属质感,林远对着纤维呵气,雾气在纤维表面显形出“陈氏生物地下实验室”的字样。他忽然想起,陈默生前常说“烛龙的鳞片能照见幽都”,此刻这些纤维,或许正是黑鳞组织的“幽都之眼”,默默注视着每个踏入循环的棋子。

周明的加密文件夹在终端屏上弹出,“极地生态补偿协议”草案的标题在暴雨反光中忽明忽暗。林远的视线扫过“薪酬支付方式”一栏,“抗辐射基因片段(专利号20451123)”的字样让他心口发紧——这个从未公开的专利号,正是第十章黑鳞招募帖里的核心技术,而协议的签署日期是2045年7月1日,陈默“死亡”后的第11天。他的手指划过屏幕,发现协议附件里的基因改造示意图,与苏晴体检报告的“皮肤异常增生”位置完全吻合。

“意识上传技术测试名单”在U盘底层数据里浮现时,观景台的量子路灯突然全部熄灭,只剩应急灯的红光在雨幕中跳动。林远盯着屏幕上的编号,苏晴的“0721”与小满的“1024”并列其中,前者的“基因适配度97.3%”对应陈默实验室的最高改造标准,后者的“意识碎片完整度81%”暗合九宫格循环模型。他的后背贴上冰凉的玻璃,想起小满掌心的荧光印记,想起苏晴袖口若隐若现的鳞片,原来早在三年前,母女俩就已被纳入“人类2.0计划”的备选载体。

紫外线灯的光带扫过观景台角落,林远忽然发现雨水在玻璃幕墙留下的痕迹,竟组成“老K未死”的瘦金体,每个字的笔画都由鳞片形状的光斑构成,边缘泛着与黑鳞logo相同的量子点荧光。他的怀表链突然绷直,表盖“啪嗒”打开,内侧的家族纹章不知何时多了道划痕,正是老K当年传递情报时用的摩尔斯电码——短短长,代表字母“U”,而此刻U盘里藏着的,正是足以颠覆人类认知的基因密码。

“林博士,摄像头记录调出来了。”痕检员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监控画面里,周明坠楼前曾望向玻璃幕墙,而倒影中,他的身后站着个穿白大褂的身影,领口的铂金领带夹在暴雨中反光,菱形纹路与陈默的遗物分毫不差。林远的瞳孔骤缩,发现该身影的膝盖弯曲角度比常人小15度——正是第三章中王工的机械义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