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熊贞率着浩荡的楚军前来吴城,可是城门紧闭,吴国人压根儿就没有接招的架式。

熊贞与子庚、养由基一合计,便轮番派人在吴城门口叫骂:“无耻吴人,毫无德性礼仪,既然敢在楚国大丧时期出兵,就要接受我楚的讨伐,不要再做缩头乌龟了!”

楚军嗓子骂哑了,见没吴人动静,便用战鼓雷击;可是吴军依旧毫无动静,有不少兵士急了,便用脚踹,用兵器砸,甚至撒尿淋墙,吴军就是视若无睹,闭门不出。

吴国有些人坐不住了,告诉吴王诸樊说:“吴王,楚军真是太可恶了,天天在城门四周叫骂不止,什么难听、扎心的话都骂绝了,还朝墙上撒尿,说他们楚军一人一泡尿,就能将我们的都城都淹了!”

“哼!一群蛮夷嘴里自然是吐不出象牙的,不听他们的满嘴胡言也罢,我们要沉住气,切记无论他们如何挑衅,我们都不要举轻妄动。”诸樊信心十足,“一旦开战,就要打得他们满地找牙,以报今日之辱骂。”

“可是,万一他们真的不退呢?”一天天、一月月的,楚军没有退却的迹像,简直将辱骂当成了唱歌,每天叽叽歪歪哼唱,许多吴人沉不住气,担忧起来。

“怎么可能不退?那除非楚军是厉鬼,喝西北风便能饱肚!这么长的战线,这么多兵马,需要的军需可不是少数目。”楚军挑衅得越厉害,诸樊心里越有数,他狠狠地道,“庸浦,令我吴国折兵损将之地,永远是寡人心中之痛,此番不狠狠击溃楚军报此雪恨,我便枉为吴国国君。”

渐渐地,楚军无辙了。熊贞与养由基商量说:“吴国兀自闭门不出,我们该有的损招都用尽了,吴人自当耳旁风。而我们的粮草所剩不多,看来只有撤了。”

养由基点点头:“只能如此了!一天天拖延下去,确实对我们楚军不利。没想到吴王的记性这么好,上次挨了一顿打,便牢牢记住了心上的痛,不敢再出门迎战!”

“以防吴人有诈,我们兵分两路撤退。”熊贞与子庚商议后,对养由基道,“你带着一部分人马先行撤退,我则率另一部分兵马断后。”

“遵命!”养由基遵从令尹熊贞吩咐,带领一部分人马先行撤离了吴境。

熊贞走在断后军队头阵,后军则由楚康王的叔叔熊宜榖压阵。大军走到皋(今江苏六合县东南)时,两边都是连绵不绝的险峻山峰,仅有中间一条狭窄的小道可通行。熊贞心里本能地“格登”了一下:“这里会不会有吴军的埋伏?”

一旁的臣子道:“应该不会吧?回头不走来时路,养由基撤退时,不也是走的这条路吗?他们不是顺利通过了吗?”

“嗯,应无大碍。”熊贞觉得此人说话在理,“但此道阴森险峻,不宜久留。速传令后续军队加快速度,速速通过此道。”

在熊贞的传令下,楚军一路小跑着进入隘路。

突然,一阵鼓响,山上巨石齐飞,兜头砸向楚兵的脑门,随着“哎哟”的惨叫,不少兵卒脑门开花,头晕目眩地倒地;随之腾起的漠漠沙砾,迷糊了兵卒及马匹的眼睛,人马都像盲人一般在隘道上团团乱转。

“中计了!”当熊贞明白过来时,只见冲天的火光之中,从天横纷而下的巨石、树木,已在隘道出口筑起了一道障碍。

“壮士们,赶快冲出隘道!”熊贞一边呼喊,一边跨越障碍,一支支箭却如同毒蛇向他凌空飞舞。

“啊——”无处躲蒇的熊贞,身中数箭,发出惨叫。

“是令尹的声音!令尹受伤了?”已逃出隘道的子庚,听着惨叫大惊,急忙令兵返身杀了回来。

“中箭的是楚国令尹,活捉啊!”

“活捉楚国令尹,为公子党报仇!”

吴军团团围住了受伤的熊贞,厮杀叫喊声不绝于耳。子贞立马跃上障碍物,冲到熊贞面前,拉着他边战边退,跃过障碍物,跳上战车,逃过浩劫。而其余楚军,则被吴军紧紧包围在隘道中动弹不得,他们不是被石块砸死,便是在带着熊熊火苗的树木之下丧生,再或者被乱箭穿身而毙。

楚军的千余死尸,横七竖八地堵塞着隘道,大将熊宜榖身受重伤被吴国生擒。

“伐吴折兵损将,皆是我之错啊!”本来就身中数箭的令尹熊贞,因自责愧疚而卧床不起,“实承想率军狠狠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吴军,而且一路东进顺利,打出了我楚军的威风。可就在退兵之时,因我的疏忽大意,中了吴国奸计,致使楚国损将折兵千余,就连兄弟宜榖都落入虎口,这些都怪我啊!”

“胜负乃兵家常事,兄且宽心,养好伤了再找吴人算账。”子庚安慰着熊贞。

“我恐不行了!”熊贞支撑着身体坐起来,拉着子庚的手道,“贤弟,为兄恐不行了。大王就托付你来辅助了,为兄知道,你德才智慧兼备,一定能辅助好大王的。”

“仁兄好好养伤,不要胡思乱想!”子庚安慰着。

熊贞依旧坚持着说出内心之言:“大王是一个作为之人,他一定能重现我楚雄风,你一定要好好辅助。晋国虽然强悍,只可惜最有作为的国君晋悼公的生命,却终结在29岁,晋国压抑了很久的内乱,就像温疫一样四散传散开了,不用理会,姑且让内耗先拖住他们。倒是吴贼——”提起吴国,熊贞就气血上涌,情绪激动,“我楚当前急需要对付的,便是残暴野蛮的吴贼,你一定要击垮他们。”

“兄长宽心,吴贼我们定然不会放过。”子庚端来水,给熊贞喂下几口。

“吴军诡计多端,擅长趁虚而入的偷袭,我楚一定要加强边境防守。还有,我们的郢都城墙也不够坚实,高度也不够,一定要进行加高和完善。”熊贞叮嘱着,“我们要作好最坏打算,以防吴军攻入我们的都城。”说着说着,熊贞目光焕散,竟然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