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到了半夜,碧空如洗,星河灿烂。楚宣王披着毛毯,仰望满天星斗,只觉得星儿乱纷纷闪烁不定,一点儿奥妙也琢磨不出。这时只听肃立在高台下的司礼大臣高宣:“子时已到,有请高士……”

星室的厚帘掀起,甘德、石申二人白发披散,身穿绣有星宿分野的黑色长袍走出,在南面祭坛前跪拜祷告。观星台顶上,甘德、石申各自向深邃的苍穹肃穆一拜,闭目定神,霍然开眼,向广袤无垠的星河缓缓扫过。

灿烂的夜空出奇的静谧,晶莹闪烁,而西部夜空一道强光闪耀天际,一颗巨大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由西向东横亘北部天空!它那强烈的光芒,横扫江汉的巨大气势,竟使星群江汉暗然失色。强光照耀之际,隐隐雷声久久不散。

此时,远在魏国的孙膑,在暗无天日的清醒中,迎来了黎明。出使魏国的墨翟,听说了孙膑的遭遇后,天天尾随着、观察着他,他得出的结论是,孙膑只是在装风避祸!

回到齐国后,墨翟把孙膑的境遇,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又讲述了孙膑的杰出才能。惊讶之余,田忌急忙把情况禀报给了齐威王,齐威王要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孙膑救出来,为齐国效力。

于是,田忌派人到魏国,趁庞涓疏忽,就在这样的一个雷声轰动的夜晚,先用一人穿上孙膑脏乱的衣服、装扮成蓬头污面的疯子孙膑,在街头巷尾打着滚,无常地哭着,笑着,而把真正的孙膑换出来,脱离庞涓的监视,然后快马加鞭,迅速载着孙膑逃出了魏国。

过了几日,庞涓突然发现街上听不到孙膑的哭闹了,连忙派人查找,却发觉孙膑了无踪迹。

“一个断腿的疯子你们都看不住,你们还能干什么?”庞涓大发雷庭,掀掉了桌上所有的茶盘果碟。他心里明白,大凡街上不孙膑足迹,又不见其尸,这就说明孙膑被高人救走了,而以孙膑之才,自己确实远不及他,这无形之中,于他庞涓,就隐藏着巨大隐患,不知何时发作。

“唉,晚了,一切都晚了!”庞涓望着渐亮的天空,后悔莫及,“早知如此,在疯后就应该灭了他啊!”

此时,在楚国的孤峰山,已是旭日渐升,百鸟在树间啾鸣。楚宣王一看甘德、石申走下了观星台,急不可耐地凑上去:“二位先生,可知何国将有大灾大难?楚国可代上天灭之,以伸天地正道,本王可再次挂帅北征。”

一直在深思默想的甘德,悠然一叹:“今夜,径天彗星大显于北方尾、箕二星,就是傅说星之下,当主北方有大贤出世,傅说为一代圣贤,应合北方有天枢文曲出世;而强光起自西部,表明太白星下,那有将现强君明臣,天下从此将有巨大无比的兵暴动荡,尔后扫灭四海灾难,人间归于一统盛世。”

楚宣王愕然地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傅说星之下,那不就是燕国么?这燕国要成大器,不谷是无论如何不能相信的;太白星之下,那是秦国,一个天下鄙视的西陲蛮夷,竟能应上天正道而大出?”楚宣王惶惑起来,“敢问先生,有否看、看错?真是……傅说星之下和太白星之下?为什么不在荧惑星之下我楚国地域?”

甘德、石申惊讶地睁开眼睛,相互对视片刻,竟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天机悠远,不可尽察。或我等未能尽窥天之奥密,也未可知。言尽于此,愿王自图之。”甘德说着已经站起,一拱手,“我等告辞!”

楚宣王心乱如麻,挥手道:“江一大夫,代本王送两位先生,赏赐千金。”

从荆山观星台下来,楚宣王沉闷得一句话都懒得说。江一送走了甘德、石申回来见状,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在黝黑的瘦脸上分外活跃。他一拱手道:“大王,臣以为,天象之说,素来是信则有之,不信则无。若天象对我楚有利,我楚即可用之以振民心;若天象对我楚不利,我楚则可置之度外。儒家孔丘就从来不涉怪力乱神,只是尽人事而已。若大王这般笃信,岂非辜负了先王执意授位于您的一番苦心?”

楚宣王眯着眼睛,打量了江一好大一会儿,才愁眉苦脸地挥挥手道:“江一啊,你说这上天也是没谱,如何燕国便要出大贤,秦国就要雄吞天下?”

江一看着楚宣王,不如如何作答。

“唉,两个糟老头儿透露的天机,不谷才不愿相信。”楚宣王一下来了精神,“不谷的江山,不谷说了算,不谷要率兵攻打巴国。”

“大王为何要攻打巴国?”江一一听,这下还真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高人的话,又触动了楚宣王的哪根神经?

“哼,你不明白,不谷心里却有一本账。”楚宣王嚷嚷道。巴国,先秦时期位处今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的周王族诸侯国,子爵,巴人于夏朝时建巴国,初时国都位于夷城(今湖北恩施),后迁丹山(今四川叙永)。商朝至西周时期,巴国都城在巫山。春秋时期巴国、楚国战争频繁,巴国胜少败多,都城被迫多次向西迁移,以此远离东边的楚国。

而当下的巴国疆域,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也就是说其疆域之辽阔,概括了四川盆地东部、湖北恩施等地区,也包含了今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等四省市的部分地区。完全可以和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相提并论。

自公元前688年开始,巴国和楚国的关系走向恶化,前期楚国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大,在和巴国的几次交手中,楚国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是,在楚国逐渐兼并周边的小国,并进行设立县制等变法之后,楚国逐渐扭转了和巴国作战不利的局面。

公元前632年,晋国、秦国联军,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后,巴国向秦国进贡,后来又和楚国修好。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与巴国、楚国、秦国这三个诸侯国,联手灭掉了位于鄂西(湖北省竹山县)的庸国。巴国分得庸国之鱼邑(治今重庆奉节),之后便被楚国逼入长江三峡,进入今重庆地区和川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