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天眼>第一章 荷开半夏 生死记忆,穿肠镂肺

天眼

2025-07-23 14:16148792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章 荷开半夏 生死记忆,穿肠镂肺

夜幕低笼,落日在楼群之间弥漫。

田秀珍穿梭在客厅、厨房的身影,有些忙乱地拉开了所有的灯,直到拧开挂在墙壁上的宽大液晶电视,看着五彩的生活画面在屏幕上呈现,她的情绪才稍稍稳定了些。

她进进出出的身影,在灯光温暖的笼罩下、在电视音响画面充斥整个室内的空间,开始显得有条不紊,拿捏有度。

两荤两素的精致菜碟,两副碗筷,雅致的小果盘,都在餐桌上摆成了一道赏心悦目的画面,她才解下围裙,立在窗前,紧盯着窗外百米开外的荷塘,神情专注而庄重,像执行某种严密任务似的。

这是她多年来形成的雷打不动的习惯,虽是本能,却比时钟还准。

不同的是,秋冬两季,她是将所有菜碟,都放在蒸笼里热着的。而现在,五月温热的气息已在武汉这座城市里弥漫,蔬菜会保持适宜的热度。

一切如她所期待的那样,女儿夏雨禾银灰色的保捷时轿车,缓缓驶到了荷塘边的垂柳下,停泊了下来。

笑容,如同微风轻拂的湖面,在田秀珍脸上荡漾开来,撑开了她眼角眉梢的细小皱纹,由内而外滋生出的喜悦,为她镀上了一层彻底放松下来的柔和光辉。

田秀珍轻快地走进厨房,熄灭了煤气上的小火,从冒着滚滚热气的瓦罐里,滔出一瓷碗白合云豆肚片汤,捧出来放在桌子中央,然后揭开电饭锅,添了两小碗米饭。

她知道,她的女儿夏雨禾,作为美术学院的讲师、业界小有名气的画家,对世间一切的美,都有其独特的眼光和与众不同的审美观。渴求完美,缔造完美,呈现完美,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而作为一个倍受追棒、才华横溢年轻女讲师、女画家,对美的渴求会显理更旺更盛。

而作为一个母亲,田秀珍更知道,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忙碌,才让武汉这座城在喧哗中充满活力,一天一个样。她的女儿夏雨禾,不仅是她的骄傲,更是她生活在这个世间的唯一依赖和挂念。

母女俩在这座城市里的依赖,灵犀相通,宛如一帧从血脉里延展开的水墨长卷,绵延于彼此心间。

以浓香扑鼻、如同牛奶的云豆肚皮汤为中心,绿如翡翠的小炒白菜与色泽红亮的红烧鱼块并排在一侧,而油菜花般金黄的韭黄炒蛋与色泽艳亮的酱汁兔肉,并排放在另一侧,两小碗白米饭,颗颗晶莹。

田秀珍将一餐一饮,摆放成了桌面上一幅精美的画,门外就响起了田雨禾“笃笃”的敲门声,如同啄木鸟般连绵不绝。

雨禾常常是在田秀珍的叮嘱中,带了钥匙出门的,可有妈妈开门的感觉真好,洞开的门内,有妈妈站在鞋柜旁,工作一天的疲劳,便烟消云散。记得有一个报社记者采访她,问起她对家的感觉,她说家就是妈妈的味道,而田秀珍听着细微的敲门声,故意拖延着,慢吞吞走到门边,拧开门,将一双舒适的拖鞋朝雨禾面前一甩,母女间只需一个眼神,便发出会心一笑

这也是她们母女间,心照不宣的快乐与幸福,这也是雨禾会推掉所有应酬,晚上必须要赶回家陪妈妈一起吃晚餐的缘由。

母女俩对桌而坐,田秀珍不时给雨禾添汤挟菜,说她太瘦了,要多吃一点;雨禾嘟着嘴,拿起遥控器调低了音量,似乎此时再精彩的妙乐,也只是母女间多余的噪音。她品咂饭菜惬意的啧嘴声,才是田秀珍享受的幸福时光。

“今天散步,碰到你们高校长,他说你们学校新调来了一个年轻教授,叫齐佳安的?”田秀珍望着雨禾,试探着,“你们高校长有时威严得不近人情,有时幼稚得像个孩子,他说齐佳安人帅品貌好,与我们家夏雨禾有得一拼。”

“各人头上一片天,有什么好拼的。”雨禾轻描淡写的态度,令田秀珍感到有些微的失望。

“你就对他一点好感都没有?”女儿再优秀,可依旧挂单,还是令田秀珍感到莫名的忧心。作为生儿育女过来人,田秀珍虽然只是一个农村妇女出身,但她有自己的阅历与见解。一个优秀的女人,如果到了已婚年龄还单身,所背负的流言蜚语、无中生有的伤害越厉害,来自社会,工作、家庭的压力也越大。老话说的,再赖的男人也有力量,而花样的女人没有百年红,她渴望女儿能在她年轻漂亮的时候,找个好人家嫁了,她做母亲的也好了却一桩心愿,“你们高校长都看好他,说他对你挺有好感的,劝我让你好好把握一下……”

“妈!高硕科要不是戴着校长的帽子,也就一怪老头而已,你没必要将他的话奉为圣旨。”

“你……真是没大没小,没一点长劲!”田秀珍被雨禾逗得好气又好笑,“老大不小了,别还飘在半空,找个人嫁了,踏踏实实过日子……”

“我这还不踏实?大好的春光,大好的年华,哪有我这么陪着妈妈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雨禾耸耸肩,嘟吁着嘴,碗一推,“妈,我吃饱了。”

“你啊,真是不开窍。妈有时候倒是希望你,能带个靠谱的男友去看看电影,逛逛街,或是带回家来让妈瞧瞧,比喻说那个齐佳安,考虑一下吧,别眼睛盯上了天。”田秀珍起身收拾碗筷,不经意间,盯着电视屏幕上滚动的一个干练、威武的警察,如遭雷击般,忘了动弹,而一旁的雨禾,则一反温柔尔雅的常态,风风火火地抓起遥控器,对准屏幕迫不急待地调动着音频。

盯着女儿的田秀珍,恍惚间突然有些明白,她的女儿雨禾,之所以还待字闺中,并不是眼光上天,手长袖短,而是她心里放不下。

“……他,就是来自蔡甸公安分局奓山派出所的教导员朱寿俭。下面,有请朱寿俭教导员——”随着壮丽的音乐,主持人抑扬顿挫,充满节律与感染力的声音,与所有观众的心灵接通,“他的颁奖词是:以重如泰的责任之心,尽心尽职尽责为平安大厦添砖加瓦;5年来,他先后破获市局督办的唐开明系列盗窃案、杨杰系列抢劫案等一批市、区有影响的要案,打掉盗抢团伙4个,破获盗抢案件200余起;以公仆之心,传递大爱,5年来他无私帮助过50余人,捐款捐物40000余元,调解500多起纠纷,记下了16本民情民意日记;他以正义之心,撒播阳光;5年来,他协调处理农民工工资矛盾纠纷45起、协助政府各职能部门落实资金2460余万元,为1000多名农农民工解决欠薪问题,拆除泡沫彩钢板临时工棚近4000平方,确保一方平安。”

主持人的声音,如同火焰,一下将雨禾思维的炮仗点燃,她的魂魄随着绚丽的火焰飞上了天空,她的身躯却犹如空荡荡的风铃,挂在电视机前,瞳孔一再睁大,一再发散。然而,她还是不能自抑地发现,随着主持人声音走向领奖舞台的,并不是干练、身作警服的朱寿俭,而是一个短发女警。

这样隆重的劳动模范频奖仪式,面对全湖北、全武汉,甚至全国的电视观众,为什么会出现“名不负实”的一幕?站在舞台中央领奖的为什么不是他?难道,他在办案中身遭不测?

各种不好的念头,如同洪水猛兽,凶猛地撞击着雨禾心房的堤坝。她麻木的双腿有些站立不稳,呻吟了一声,忙用手扶住桌角。

“雨禾!”田秀珍忙扶着女儿,将盛满担忧的目光投向她,“他不会有事的,不会的。”

可是,田秀珍盯着舞台中央缓缓走来的女警,代替了朱寿俭,她的心也随着画面起落。

朱寿俭,对于许多人,也许是一个符号;对于许多蔡甸人,也许是一个警官;而对于她们母女,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死记忆;这么些年来,她带着雨禾背井离乡,拼命想逃脱那段不堪的记忆,可愈是回避,才发觉那段记忆,愈是穿肠镂肺。

“妈!”雨禾的脸庞,由最初亢奋的桃红,变得失去血色而苍白,她将头依靠在田秀珍肩上,来获取她继续站立的力量。

“他……不会有事的,不会。”田秀珍喃喃的反复述说,传递给雨禾的,似乎是一种祈祷,“他不会有事的,不会。”

他不会有事的。田秀珍内心呢喃,好人长命,吉人天相!若没有他,她家一共五口人,早就在十多年前那个荷花绽放的夏天,因飞来的横祸,一同灭亡,哪还有她与雨禾的今天?一想起那个荷香满塘的夏天,田秀珍就忍不住全身抽搐。一家四命,就曾是十年前,发生在蔡甸玉贤夏荷村的惊天大案;而朱寿俭,正是因为这桩大案要案契入他们夏家的生活,与他们夏家的存亡,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