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的编前会,讨论近期的报道选题,上周早就定好了搞一组地下食品作坊的暗访。做香肠的、做酱油的、做白酒的、做潲水油的、做这个糕那个点的,大概有七八篇吧。
自杨建华辞职以后,《南江新报》记者部每日的编前会就由主管新闻的副总编廖云波和记者部主任裘魄、副主任杜心茹三个人主持召开。当然其他部里有上一版的重要突发性新闻,各部主任也有参加的,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一星期有次把就不错了。有时候,总编辑王洲来兴趣了或是想到什么好的选题,也会不期而至,与大家热烈地讨论一番。
今天的会议比较特殊,要讨论的重点是暗访地下食品作坊的系列报道。记者部的记者除个别有重要的采访任务以外,绝大部分都到了,一二十人坐满了小会议室,叽叽喳喳的,人声鼎沸。虽然是一个部的记者,但因为各跑各的线,各搞各的相关报道,待在报社的时间不一。有的记者日出即出,日落即回;有的是夜猫子,每日睡到日上竿头才出窝,到了晚上才出状态。所以他们也很难碰面,有的个把星期才见上一回。今天碰到开这种会,机会难得,免不了天南海北乱侃一通。一会儿小会议室里便烟雾缭绕了。因为分管的副总编廖云波不抽烟,所以只要廖云波与会,他们都会自觉地加以克制,连老烟枪裘魄也不例外。虽然廖副总编没有明确规定开大会时不准抽烟,但下属们还是能从他的脸上看出对尼古丁的不适和反感。
副主任杜心茹一进来便说:“抽,抽死你们了!”和杜心茹一同进来的王纹马上声援,对黄淮说“你看你,都抽成猴子了,哪个女孩子跟着你算倒霉了。”黄淮笑嘻嘻说:“你别跟我就行了。”王纹一噘嘴啐道:“美得你!”黄淮从自己口袋里拎出一支,要递给杜心茹,说:“杜主任,也来一支吧,免得被动吸烟。”“去你的。”小记者古灵益进来没两年,刚进来时被实习老师黄淮带出去采访了几次,最大的收获恐怕是学会了抽烟。他其实平常也不怎么抽,但在这种场合他喜欢陪抽,觉得不抽支把烟没气氛。显然,他是个新手,烟圈还整不到鼻子里去再潇洒地转出来。杜心茹找到了重点攻击目标,对古灵益说:“你看你,好的不学,都学了些什么?”古灵益也不恼,一本正经地说:“杜主任,国外有研究说,吸烟者生病的概率比平常人要低百分之二十呐!因为他们免疫力强,就是得喉癌的比例也比正常人低得多。”“胡扯!这是从哪儿看到的假新闻?”王纹说:“准是地摊小报。”古灵益认真地说:“真的,千真万确,我怎么会骗你呢?”黄淮说:“没错,改天我找给你们看看,好教你老公也和我们对炊吧。”裘魄这时刚刚进来,嘴里正习惯性地叼着一个烟头。有人说,老烟枪们嘴上叼的总是烟头,因为他们不舍得扔,那烟头和嘴已经分不开了,烟头已长在嘴上,只要一分开就要马上堵上,说的就是裘魄这样的人。裘魄笑着接话说:“不仅如此,抽烟还有益于心理健康啊!”杜心茹觉得寡不敌众,只好说:“你看你看,都是你这个主任带的好头,等一会儿看廖总怎么收拾你们吧。”
说着,廖云波就到了,裘魄犹豫了一下,率先摘下自己的半截烟头用力按进烟灰缸里,其他记者一见,也纷纷如此。这个细节早被廖云波看在眼里,觉得很受用,大家感觉老总的脸很亲切。
各位记者先报了近期的选题,再着重讨论暗访食品作坊的系列报道。
裘魄对廖云波说:“做香肠的稿件,黄淮已经提交了,在我库里有一千五百来字,大致看了一下,还不错,现场感很强,照片也拍得生动,我看到时可以作为头篇推出,应该很有冲击力。改好了我再传你。”
副主任杜心茹说:“王纹这边已经安排好,今晚准备暗访做糕点的,摄影记者老刘去。”
裘魄说:“老刘年纪大了,这次活动本来没有安排他参加,他却主动请缨,一定要参加。”
廖云波说:“那就再派一个摄影记者去,王纹是女同志,要确保安全。老刘年纪大了,腿脚不那么灵便,积极性应该肯定,但这毕竟是暗访,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裘魄说:“那就派古灵益一同去。”
古灵益马上表态说:“没问题。”向王纹眨了一下眼。后来,又议了一会儿其他的选题,没有什么更出彩的。廖云波对一版责任编辑裘魄说:“今儿有现成的稿子,先往我库里丢吧。”
议了一会,廖云波接了一个电话,有事先走了。
廖云波一走,老烟枪裘魄早已憋不住了,掏出自己的黄鹤楼香烟朝黄淮、老刘、古灵益等甩去,自己率先惬意地点上,会议室里又云遮雾罩了。
孔之光今晚推掉了所有的应酬,想早点回家休息。广告部主任李秋子电话说,深圳来了一个老客户,请孔总出席一下吃个便饭,孔之光回说既然是老客户了,你就按照老办法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我就不用出面了。李秋子怏怏道,那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