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抗美援朝——血战角屹峰>第7章处长做保镖送弹

第7章处长做保镖送弹

这么庞大而复杂的运输队伍,完全是军、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其运输效率仍然是有限的,有时为了各自的争先恐后,阻塞交通遗误战机。敌机突袭轰炸,由于行动、舒散不及造成重大伤亡。

在朝鲜作战与在国内解放战争时的作战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缺少根据地人民的有力支援。那时,部队在前方作战,人民群众送水送饭,部队的伤员有当地群众用担架队往下抬,还组织妇女们帮助看护伤病员,阵亡的烈士由当地群众来掩埋,部队的后勤工作主要是群众工作和组织工作。在朝鲜前线就不一样了,除了少数的朝鲜人民所能给予有限的帮助外,部队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只能靠自己解决。

因此,就前线部队而言,可以说我们在前线是“无后方”的作战。是完全靠兵力、智慧、勇气的孤军奋战。

我军后勤保障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伤员的战场救护和后送的阶梯式治疗。一个伤员从阵地上抢救下来,要经过连营团再转运到师级的救护站和医疗所,这中间伤员的运送主要靠军工担架。团向师的伤员转运有时也利用送弹药、粮食的返程空车把较轻的伤员转运下来。有的轻伤不下火线,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从另一个角度讲,下火线又有什么去处?

师向军医院的转送也是这样,一直到志愿军后勤各分部的兵站医院也主要是靠返程运输汽车转运伤员,在朝鲜战场上基本上没有专用的救护车。伤员在转运途中,不少人还遭受敌机空袭第二次负伤,有的伤员甚至在途中遭远程炮火或飞机空袭被炸身亡。

为了弥补战地转运过程中的不必要减员,129师在战斗激烈、伤员多的时候,还把部分机关干部临时抽去充实担架员队伍的不足,抬担架抢运伤员。

129师八十六团二营在第五次战役的角屹峰阻击战中,阵地上坚守了七天七夜,战斗非常激烈。

为了应付战场形势变化,师后勤政委张应学带领大部分后勤人员先向后方转移,张建顺和后勤指挥股股长李风泉、通信参谋李九珂,军械科两名助理员及卫生科、担架营留在前线,组成前方指挥所。

担架营营长由许海成同志任,负责完成前线送弹药,后撤运伤员,就地掩埋烈士遗体,回收枪支等多种繁杂的任务。

他们这个师后勤前方指挥所就设在距前沿阵地只有两公里的中墨谷内,在那仅有的一间破草房里架设了一部军用电话,与前后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络,指挥着战场上的后勤联防供给。

在敌人严密监视的角屹峰阵地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后勤指挥所里的电话铃声不断,他们几位勤杂人员跑前跑后穿流不息。为了保证前方的弹药运送,离火线顺便转运伤员、掩埋阵亡战友尸体忙忙碌碌。年轻力壮的几位六天六夜连续工作几乎没有合眼,张建顺29岁,李风泉21岁,他们就是凭着一股革命热忱和年轻人的生命活力才顶过来了。

可是,他始终不敢想,也没想到六昼夜144个小时不眨一眼,是怎么熬过来的,又是怎么在枪林弹雨下转危为安的。子弹穿透衣服,棉絮露出来都不知道,坐下来休息时才感觉到胳膊肘子有点凉,把棉絮往衣服洞里塞塞,继续前进。

张建顺曾记得,当时上甘岭前线的战斗异常激烈,部队伤亡很大。八十六团二营六连大部伤亡,少数几人坚守阵地,急需补充兵员。师首长指示,立即从师后勤担架营抽出一个连补充到八十六团二营。二营营长徐德堂亲自到师后勤来接收部队。

战场上的见面礼,很朴素大方,张建顺知道前沿部队的口粮十分紧张,就把他自己一直没舍得吃的两块压缩饼干掏出来送给了徐德堂,徐营长紧紧握着张建顺压缩饼干的手激动万分:“我亲爱的张处长呀!这两块饼干吃起来比肉香,比蜜甜。可它比金子还贵重啊!一口就可激发斗志,冲锋陷阵。有好多战士就是缺少这一口而......”

张建顺满口欠意地打断了他那真情实感的表白:“你香、甜是应该的,可我还得请你原谅啊!我们后勤处在粮食、弹药供应和伤员救护等方面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实在是对不住前线的同志们呀!”二人正在那里表达亲切,担架营三连的同志们从前线执行任务快速归来,连口气都未喘,又接受了新的任务。

三连是师担架营中人员最多的连队,共60人。张建顺决定把三连交给徐营长带走。于是,他就在一片空草地上向三连的同志们讲了十分钟的话,作了个参战前的政治动员,给同志们一个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鼓励。

前后不到20分钟的战地动员,他们后勤处这60多名的后勤转运兵便放下了担架,拿起了枪支,立即向硝烟滚滚的前线阵地奔去。

在角屹峰战斗中,担架三连参加前线部队的60多名后勤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快速拦击敌人,把两辆美军小吉普车上的指挥官和司机当场打死。车子一直停在公路上,敌人可能以为车子被打坏了,也没去管它。他们不管,我们不能不管,因为这是被我军打趴窝的美军吉普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