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抗美援朝——血战角屹峰>第6章司号员溃敌特功

第6章司号员溃敌特功

敌人的第九次进攻又开始了,这次比前八次都猛烈,在敌强我弱的关键时刻,战士们只能靠自己的能量各自卫战,单身奋战。但因缺乏统一指挥,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量。在敌人即将冲破我军阵地的万分紧急情况下,司号员史朝珍挺身而出,连续几声冲锋号鼓舞士气。

史朝珍借冲锋号声吓得敌人愣怔的瞬间,当即宣布:”我临时代理连长指挥战斗,冲啊!”战士们士气大震,上刺刀出战壕,接连打退了敌人的九、十次进攻,坚固的守住了阵地。

作为一个司号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要有一定的胆略和组织指挥能力,特别是战地、战术和敌我双的兵力布置等等都要机动灵活,随机应变。重新组织力量,布置火力点,冲锋号虚张声势,使阵地上的防守力量得以加强,又接连打退了敌人一个连的2次反扑,把阵地巩固了下来,为后续部队向敌人纵深穿插运动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史朝珍一把冲锋号,击退强敌的英雄事迹,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他的事迹很快在战地传开,各连排特请他介绍经验。战后,志愿军总部为他记“特等功”一次。

最为隆重的是,史朝珍被派参加志愿军英模报告团,回国向祖国人民汇报抗美阻击的战果,宋庆龄副主席还亲切地接见了他,并给他披戴上了光荣花。

朝鲜战场上的经验证明,没有战场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部队的行动就如同聋子、瞎子,将是十分危险的。但是,在朝鲜战场上,掌握了高度现代化通信手段的美军,仍然败在通信手段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手中。这是因为只有用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战士,才能使现代通信技术发挥出它应有的巨大作用。

更令他们自豪的是,他们全师指战员没有辜负祖国的嘱托,没有辜负党中央、主席、总理的期待。

入朝作战,对我志愿军各级指挥员和所有参战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我们前线的后勤保障工作更是如此。

张建顺深有感触地说:“从战略上讲,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我们不怕它。但从具体的战场力量对比分析来看,那时美军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得当真老虎去打!像武松那样,景阳岗上亮铁拳,虎头破裂脑浆喷!”

入朝时,我们部队的武器装备还是国内战争时的旧装备。我师入朝作战前虽然接受了苏联的军援,换了苏式轻武器:轻重机枪,转盘式冲锋枪和51嘎斯轻型运输汽车等,这些装备比起我们原先的破旧武器来说是新了一些,但它们都是苏军在二战时期用过淘汰下来的旧武器,我们有了这些友好的武器,如虎添翼,照样打胜仗。

当时美军控制着朝鲜战场上的制空权,对中朝军队的后方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我们也没有外援的空军给予支援,也没有先进的飞机和先进的对空作战武器援助中朝军队。

我们的友好国家,害怕直接卷入朝鲜战争会引起与美国直接对抗的混乱局面,从而引发新的世界大战。我们不怕,窜犯到家门的狼我们不打谁打?这就是当年我军出国作战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而这次挑战直接打垮了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敌人。

朝鲜战争是一场前方与后方,空中与地面同时进行的一场立体战争。由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美军掌握着制空权,使我军整个的后勤供给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敌机满天飞,炸弹到处扔,使我们后方的铁路桥梁经常遭受破坏,铁路停运,公路经常被炸成大坑,无法行车。

白天汽车不敢上路隐蔽在丛林当中,夜间行车又经常遭遇敌机在照明弹下的空袭。到过朝鲜战场的人都亲眼看到,在公路上几乎每一公里都有几辆运输汽车被打坏和烧毁,使供应我军的物资在途中损失严重,造成了前方弹药、粮食和医药供应的严重短缺。

朝鲜战争,也是我们一贯用的人民战争敢打敢拼。我军入朝时的运输工具落后,运输效率很低。当时为了分担运输上的压力,只好向部队发放7天的炒面,由个人背着行军加重了行进中的负担。

虽然炒面可以随时用水调和着吃,但也增加了指战员的负重量,甩掉食品袋就要挨饿。战士们加上身上的武器弹药及挖防空洞的工具等,一个战士身上的负荷达40多公斤,行军作战时的体力消耗都很大,好在我军指战员都能吃苦。战士们入朝前身上的行李大部分都“轻装”了,只有一块大而厚实的军用橡胶雨布,阴雨天遮风挡雨,夜间当被子取暖挡寒,一切都从有利于行军作战考虑。

部队的所有装备,除了战士们身背肩扛,就是骡子驮,马车拉。师、团后勤甚至还配备了一个手推车排。解放战争时用的独轮车,朝鲜战场上派上用场。在编制上,师后勤有个辎重连(大车连)、担架营,团后勤有个担架连,营部卫生所的药材箱配有挑运员,师后勤直属所和师卫生科手术队的药房,也都由几匹骡马驮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