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的笔端,无论是蘸着心血融于沧桑岁月,注入生活奔腾长河记录下的散文、随笔、杂感或从心海滩头拾取的诗草诗贝,或是凭借生活细节,辅以众多无中生有之法勾画出的社会基本真实的画面,都不敢说已跟上了时代的要求,迎合上了读者不厌弃的口味,达到了一个文化人在追梦中应有的境界。不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秉此先人精神,人之相遇,俯仰一世,少察陈迹之得失,在意追求之踏实,亦足可乐也!
我的这个集子是专为社区居民朋友、中老年志愿者和热心于社区工作的所有建设者而写的。素材、灵感来自于我自己退休后与众多社区工作者、建设者、志愿者以及众多居民朋友一起对“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创共建的一些经历感受。共享共荣的和谐美好明天从哪里来,就得群策群力、共创共建。那些日子,鲜活的人和事呼唤着我将他们以文字、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我这个俯仰天地,草根味浓,喜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有此责任来担当这个任务。来再现对一个英雄群体和它的带领者的点赞。笔秃才疏,纸短情长,能表现出其万一也就无憾了!
——作者
2015年3月26日
2024,12,3修改
序
立春以后,在岭北的乡村城市,人们这年没能像往常那样,很快看见和风柔柔地吹拂,细雨润润地缠绵。春姗姗迟来的脚步中,山头堤岸边,湖畔河沟处,院中房檐下,街道马路边,苑片社区里,很难见二月春风剪出的万千绿丝条和吹绽的桃红娇艳笑……。所能四处见到的景象是冒冷气儿的冻土,与堆堆残雪在偶露阳光下的逞强。于是,人们实感最真的,不是听春雨贵如油的歌唱,不是去郊外踏青赏花归来,也不是结伴远游留影拍照带回的欢快,而是房前屋后道旁阴沟早晚还在嘎吱作响的结冰声和冷风削面的感受,以及不断提醒老人孩子要多穿点衣服的叮嘱。
凯进岭社区的数千户居民在改革开放的年份里虽然因收入的增加、社会物资的渐丰又过了个值得回味的大年,心底的良知,深瞳的视角没少给当今中央的惠民政策和领袖们勤政务实的政策打高分,但一谈到他们生活居住的社区,就难得开心,就总觉朗朗阳光照耀的大地上,有团难散的云团雾气罩着、缠着,是少数几块背阳的地方,人们的心头,难免就像这料峭春寒的逼人,祥和不了。大家期盼,阳光早些驱散阴冷,倒春寒早些结束,百花盛开的春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