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此时,卫鹏在招待所里临窗眺望古城夜景,欣赏着林立的高楼、穿流不息的车辆、行色匆匆的人群。其实,他满脑子里在构思他小说的片片段段,一忽儿小说中的人物时隐时现地与他对话,一忽儿思维又跳跃到白天刘干事在黑板上写的那句话:“细节是最有说服力的。”记得白天刘干事开门见山说:“什么是细节?当代著名作家黄宗英在辅导一文学青年时说,细节就是你手中的珠子,你要穿好一串项链,还要这串项链与别人不同,你起码得有几颗是你的珠子。一颗珍贵的珠子能使一串项链熠熠生辉,一个好的细节能使一篇作品读后终生难忘。”课后,他却把这段话消化为,倘若你把一篇文艺作品视为一坛陈酿好酒,那么生活就是粮食。要把一粒粒如细节般粮食酿造成好酒美酒的过程,正是文艺作品提炼加工的过程。

过了一会,卫鹏又坐在桌前翻阅笔记,正沉思着如何找到作品的切入点?

林超突然灭了烟头,迅速从床上一跃而起,惊叫道:“有了,我有了。”

卫鹏被他一惊一乍震惊,急切地问:“有什么了?快说呀。”

林超眨了眨眼说:前些日子,我到一学生家家访,耳闻一则民间故事。从前,刘家台子的刘老汉有个独儿子叫刘大,老婆极其宠爱。从小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刘大成人后,好酒贪杯不理家务,眼看快把较为富裕的家底挥霍殆尽,刘老汉极为痛恨。一天早上,刘大从外面醉如烂泥回来,刘老汉一见,骂了他几句,谁知他趁酒兴回骂道:“老鬼,你哪知道喝酒的乐趣,我喝酒,关你屁事!”刘老汉听了禁不住七窍生烟,一气之下,便买了一大缸酒,请了几位乡邻把儿子捆的结结实实丢进酒缸里,气愤地说:“老子今天让你喝个够。”为了防备儿子从缸里爬出来,同时又抬来一块腰磨上盖,紧紧压住缸口,并吩咐不准任何人来求情。过了半个时辰,老汉怒气稍减,有心让家人去看看儿子,便佯装气冲冲出门去了。刘老汉的妻子也痛恨儿子不成器,但毕竟是自己身上落下的肉,于是很快吩咐儿媳妇去看看。旋即,刘大的媳妇拿了黄表纸来到酒缸边,含泪边烧纸边随口吟起一段打油诗:“刘郎休要把妻怪,只因公公不许来,夫君九泉请安息,落气钱纸表心怀。”谁知酒缸里却回应道:“寅时酒漫天灵盖,卯时喝出肩膀来,若念夫妻恩爱情,请从磨窟眼里递箸盐菜来。”这时,刘大媳妇被吓得魂不附体,飞快跑走,边跑边喊:“酒鬼,酒鬼啊!”

两人一阵大笑,卫鹏点了点头说:“蛮好,蛮好!我建议故事题目就叫酒鬼。”

林超兴奋说:“民间的东西简直就像个大储藏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常你不要小看老头子、老婆婆们坐在一起乘凉闲聊,只要你用心去听,用心收集,好多东西你认真地一提炼,都能变得很有价值。当年《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正是摆个不收钱只听故事的茶摊,然后提炼、收集、创作那么多优秀的鬼狐故事吗?”

卫鹏感慨说:“是的,这类故事不管是发生在哪朝哪代?不管社会文明程度如何?懒汉、酒鬼、赌棍始终是遭社会抨击的对象。话说回来,人们在生活中的任何嗜好,就如烟、酒、茶、色、赌理应适可而止,适度适量。不然,嗜好会在道义、生理、健康方面得到报应。归根结底,社会倡导的主流是天道酬勤、奋斗向上的良好风尚。”

林超点了点头问:“你呢?心里有点子吗?”

卫鹏抬头说:“还在构思。不过听了你酒鬼的故事,很受启发。我正在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是一个重要主题,自古土地生万物啊。于是,我也构思了两个好逸恶劳的儿子和一个热爱土地的老子的故事,跟我参谋参谋。”

林超插话说:“你的触觉比我强。时下,的确丑恶嘴脸不少,可耻可鄙的行为也比比皆是。我狭隘地想,这些问题,单凭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关键是农村的部分基层干部,他们一天到晚在等、靠、要,一心想手心向上,他们应把精力用在抓生产、抓经济,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上,不要愚昧地去歪曲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新政策,要让农民看到希望,看到幸福,富裕起来。当然,你我都是农民的儿子,我相信这种日子不会太久了。哎,据小道消息说,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联产计酬,分田到户实行承包责任制啦!”

卫鹏思忖了一会儿,走到窗前,若有所思地说:有了,你看这个故事如何?我们西水河大队有一个叫土根老汉,膝下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大憨,小的叫小憨,中年丧妻。老汉靠挣工分口粮外,爷仨就只有靠八分自留地补贴家用。于是,老汉觉得八分自留地离成了很近,跑一个来回仅需一袋烟的工夫,视为一家人的命根子。碰巧。八分地紧挨古群墓,曾经出土过许多文物。

中秋后的一个夜晚,卧床数月的土根老汉已深谙自己的生命之光忽暗忽明地快要熄灭。冥冥之中,他在回想自己不幸的一生,人生的三大不幸自己就遭遇了幼年丧母中年丧妻两大不幸。唯有一幸的是除了出工挣口粮外,闲时一直在这八分自留地里劳作。把两个儿子大憨和小憨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成人。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大憨和小憨一个比一个不争气。大憨因参与挖掘文物被判刑三年。刑满释放后,仍旧贼心不改,整日整夜地与此不三不四的狐朋狗友,做着要想富挖古墓的发财美梦。小憨也不成器,平日里喝得醉如烂泥,夜赌不归。天天靠打麻将、摸纸牌消磨光阴。输了想赢,赢了就进舞厅、洗桑拿,潇洒得一干二净后,回家就跟土根老汉伸手要钱。

村里人见土根老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把全部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八分自留地里,日子也得过且过。于是,褒贬不一的议论也纷至沓来。

“土根老汉起早摸黑地趴在地里刨啊挖啊,说不定刨挖到什么值钱的宝物哩!”

“难怪哩,两个不成器的儿子花钱如流水,出手恁大方呀。”还有好多好多不堪入耳或胡说八道传到土根老汉和两个儿子耳朵里。

常言道:人正不怕影子歪,半夜不怕鬼敲门。

面对村里人的七嘴八舌,土根老汉总是苦苦一笑。但是,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却信以为真。不久后的一天,兄弟俩趁父亲不在家,像鬼子进村一样,在家里翻箱倒柜、鸡窝猪圈、墙角旮旯统统来了个天翻地覆,闹得满屋里鸡飞狗跳,兄弟俩折腾一番又以无果告终。后来,兄弟俩岂能善罢甘休,又一次接一次地紧追逼问,无奈之下,土根老汉只好咬紧牙关说:“自从你们娘死后的这些年,我起早摸黑一直在那块地里精耕细作、春种秋收,既要管你们兄弟俩的吃喝拉撒,又要供你们读书上学,哪里刨挖到什么宝物?既是有也是国家的。这分明是村里人在嘲笑你爹呀。”

儿子们并没因爹苦口婆心地劝说而死心,反而使哥俩变本加厉。他们心想,只有盼望爹归天的那一天,爹才会说出有无宝物的子丑寅卯。

大憨和小憨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