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久不息的掌声,他先做了一个漂亮的暂停手势,然后简述个人简历,语气诙谐幽默。扫视大家一遍,他无意中发现室内气氛有点紧张,于是微笑地说:“大家没必要把课堂气氛搞得那么严肃,你们当抽烟的抽烟,该喝茶的喝茶,这里是一个自由、活跃、敞开心扉沟通交流的课堂。大家都是来自各个公社和各条战线的文学青年,也是繁荣我县文艺事业的精英骨干。就应该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所以,我决定从明天开始 ,每人都大胆地站起来当老师,谈自己构思、谈点子、谈心得,每人至少准备一篇自己构思创作的作品,供大家现场欣赏讨论,并现场编审。”他浓浓的乡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听起来顺耳、亲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这暖暖话语,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
上完一节课,刘石抬起手腕看了看表,顺手摸了一下脑门说:“你们都是来自各条战线上的文艺骨干,不仅具有观察、想象、表达生活的能力,而且还有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潜质。下面,我们一起唱唱歌,活跃一下气氛好不好啊?”
“好。”大家异口同声。
刘石非常满意,期待说:“我不点名,会唱歌的请举手。”少顷,大家面面相觑,竟然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只是相视一笑。他奇怪地扫视一眼说:“嘿!竟然没有一个人能主动地站起来展现自己,好吧!我并非责怪大家的意思,因为你们彼此有点陌生,还需时间去熟悉。我来起个头,大家一起放松放松。”思衬片刻,他接着说:“好,那我们就合唱一遍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映山红》吧!”
此刻,整个会议室,在刘石不拘一格的授课方式下,顿时变成歌声飞扬的课堂,歌声穿过大街小巷,穿过商店工厂,更穿透每位热爱生活、憧憬美好的年轻人的心房。
刘石两眼炯炯有神地扫视着每位学员,又侧耳聆听每位学员的音色,当他把目光停留在右边一位女学员脸上时,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听了一会,刘石翻动一下学员花名册:“下面我们请来自轻工系统的蒋晓婉学员,把刚才这首歌独唱一遍,大家掌声欢迎。”
掌声中,蒋晓婉大大方方站了起来,没有一丝扭捏,只是脸庞绯红的宛如天边落日的一抹晚霞。接着,她轻轻地咳嗽一声,银铃般的清唱很快声情并茂地飘出窗外,飘向远方。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
在没有伴奏的条件下,那悠扬的旋律依然把大家带入红色革命的故里,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从歌词中切换出满山遍野映山红的画面,也随之激发了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美好未来的遐想。会议室内,人们的魂魄随着这余音绕梁的歌声,似乎神游起来,室外的走廊里已挤满了人,熙熙攘攘,议论纷纷,有的在鼓掌,有的在交头接耳打听女孩从哪里来?有的投来许多赞许和惊讶的目光。
会议室内外,顿时沉浸在热烈、活跃、兴奋的气氛之中。
卫鹏扭头望了蒋晓婉一眼,正好巧遇蒋晓婉正冲他嫣然一笑。四目对视的那一瞬间,如同一种不可名状的火花猛烈地撞击一下。刹那间,映入他眼帘的是她那春天般的灿烂笑容,映入她眼帘的是卫鹏的硬汉帅气,很像电影演员达式常的模样。
刘石讲完《关于文艺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一课后,低头看了看表,不觉已到午饭时间。
面对学员们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笑脸,一股难舍的心情油然而生,刘石沙哑着嗓音宣布说:“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下午自由活动。明天每位学员将自己命题,题材不限,构思创作的作品带到课堂,供大家一起欣赏,讨论。”顿了顿,刘石继续道:“最后,我还要补充一句话。文艺创作跟今天小蒋唱歌一样,她不大胆地站起来唱,有谁知道她的歌声悦耳、甜美。她不用心进入如痴如醉的状态,那会赢得人们经久不息地掌声。因此,创作一部好的作品也是给人阅读和欣赏的,作品的故事、人物、语言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才能被社会承认,读者认同,时代接受。那样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有价值。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怕丑。俗话说,丑媳免不了见公婆嘛。怯懦胆小,前怕狼后怕虎的,永远封闭自己,不是时代所倡导的,要勇于展现自己、挑战自我。就像刚才小蒋今天唱歌一样,大大方方。她不勇敢地站起来放声歌唱,永远只能唱给自己听,或者唱给身边的熟人听,别人就很难发现她有唱歌的天赋和潜质,实力和素养。所以说,怕丑往往会错失很多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怕丑也会与生活中的美擦肩而过。”
下课之后,卫鹏和林超匆匆下楼,又风尘仆仆地来到一家早餐店,一人吃了一碗面,两根油条当作午餐。之前,两人虽然未曾谋面,但早在《江汉文艺》上已经以文交友、以曲结缘。巧上加巧,曾经轰动全县的地方民歌《小河流水清又清》的曲作者,正是小学教师林超。再加上林超又是与西港公社紧紧相连的双河公社人。
拐进一条小巷,两人一前一后,走在光可鉴人的石板道上,很快回到了县委招待所。到了晚上,林超提前从食堂打来两份饭菜,友好地问卫鹏:“今晚还去不去表姐家?”
卫鹏摇头说:“不去了,今晚还要做刘干事布置的作业呢?”
林超点头,两个人有说有笑,开始吃晚餐。
几天的接触,卫鹏和林超同出同进,同吃同喝,晚上又同室共眠。很快,两人胜过久别重逢的兄弟,大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慨。藐视一看,林超比卫鹏矮一个头,平头国字脸,黝黑的皮肤透出一种健康美,活泼动跳的眼睛里溢满着智慧的光芒。卫鹏发现,林超平常只要兴致一来,会即刻放下碗筷,边咀嚼边哼唱,脚扳也不停地打着节拍。他最擅长地方民歌的词曲创作,曾创作收集过十几篇曲艺、民间故事作品。凭他几年热爱创作的经历,已在音乐刊物上发表过十多篇作品,其中方言说鼓子《记工员》《搭车记》,民歌《耕田织布心连心》分别获得省、县级曲协、音协二、三等奖。
华灯初上,古城又是一个深沉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