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到了老师的办公室,丑娃端着自己的饭碗不知道怎么办,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很狼狈。梅老师就叫丑娃放到他的办公桌上,并没有发火,叫丑娃先吃饭。那时候丑娃的气还没有消,也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不管后面老师怎么处理自己了,故意着狼吞虎咽地吃了饭。之后,梅老师才慢吞吞地说:“今天的事情我也都看见了,按说饭菜的量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你嫌弃少,可以,你的要求人家厨师也没有拒绝,这已经不错了,要是别的同学都像你这样要求,你想想,你要是厨师你会怎么做?”

丑娃打小就是个瘪子,吃软不吃硬。现在老师几句话竟然说得丑娃无言以对,在心底有点自责起来,就不再说话,神情也渐渐坦然,没有了刚才那气势汹汹的样子。

梅老师看看火候到了,又给丑娃谈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最后说:“你记着,做人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回头,让步不是懦弱,而是智慧,有原则的让步是一种聪明的选择。看着丑娃默默点头了,他接着说,你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吗?”

丑娃点了点头,梅老师不再说话,朝着办公室门口扬了一下嘴角,丑娃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丑娃就过去到灶房里去。

那时候厨师也正在生闷气,看见丑娃进来了,以为又要和他干架,所以他好像弹簧一样“簌”地站了起来,要说话的时候,丑娃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朝着他深深鞠了一个躬,结结巴巴地说:“师傅,对不起,刚刚是我错了,我诚恳向你道歉!”

听了丑娃的话,厨师好像不太相信,感觉面前站着的根本就不是刚刚和他打架的学生,一时懵了好久,然后好像忽然苏醒一样,忙说:“没事的,没事的。”

完了,丑娃再回到梅老师的办公室,一来是告诉他自己已经知错改错了,二来想拿了自己的碗筷。梅老师看见丑娃要走,叫住了丑娃说:“你停一下,我还有个事要问你。”

丑娃以为梅老师对自己打架这个事没完没了了,心里有点不愉快,却不知道更加不愉快的事来临了。

梅老师在自己办公桌上翻了一会,找出了丑娃的作文本,眼睛像一把刀一样盯着丑娃,问:“你能不能说说这篇作文的来龙去脉?”

“来龙去脉?”丑娃愣了一下,这难道是要丑娃谈谈写作感想不成?但是看着老师那并不善意的目光,丑娃看不像,于是就胆怯地问,“这篇作文有什么问题吗?”

梅老师并没有准备和丑娃绕弯子,他放下了手里的作文本,仍然盯着丑娃,问:“你诚实地告诉老师,这篇作文是不是抄袭的?从哪本书上抄袭的。”

听了梅老师的话,丑娃是又气又喜,气的是老师居然怀疑丑娃抄袭别人,这可就低估了丑娃的人格;可是更多的是喜,老师居然说丑娃的作文是抄袭的,这不是侧面说明丑娃的作文还是写的不错吗?等丑娃的脑子转过这个弯以后,就有点急切地说:“老师,我对天发誓,这可是我自己写的。”说着,丑娃还下意识地把手放到了自己心脏的位置。

听了丑娃的话,梅老师还是有点不相信,但是态度明显和刚刚不一样了,他示意丑娃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问丑娃:“那么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证明一下是自己写的呢?”

这个怎么证明呢?丑娃一时也想不出办法,试探着问老师:“要不要同桌证明一下?”

梅老师显然并不相信丑娃的同桌,因为在班级里,丑娃的同桌是有名的调皮鬼,什么瞎话都敢说的。于是,他摇了摇头,说:“要不你谈谈你当时是怎么构思的吧?”

一说构思丑娃想起来了,那天要下笔的时候,丑娃是想了不少,而且还列了个结构提纲,于是忙着跑到了教室,翻箱倒柜一番,算是找到了那天的草稿,匆忙地拿给了梅老师。

老师看了看丑娃的作文提纲,沉默了好一会,很是郑重其事地对丑娃说:“是老师错怪你了,我这里向你道歉。”

在丑娃的记忆里,自己长这么大,所有的老师除了给自己皮肉按摩,哪里见过这个场面?丑娃立时也是热泪盈眶,激动地不成样子了。

果然,那周的作文课一开始,梅老师就读了丑娃的那篇作文,完了,竟然表情和神态都及其夸张地对着全班的同学说:“这是我教书以来学生写的最好的一篇作文,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我也是望尘莫及,望尘莫及啊,望尘莫及!”

要不说好老师就是不一样,懂得因材施教。那时候丑娃的写作水平充其量也就是初中偏上的水平吧?老师故意连说了三遍“望尘莫及”,给了丑娃多少的鼓励和自豪!那一时过后,丑娃就好像被老师搬了一张梯子把自己送到了房檐顶,感觉自己以后一定要比别的同学好,学习也有了兴趣,不单是语文,就连其他各科的学习上也就不由自主地刻苦起来。这个时候,同班的芊芊看丑娃的眼神也都是满满的欣赏和爱慕。

丑娃也是不笨,那以后两次初三模拟都是班级的前三名。梅老师也很高兴,每次课下作业他都把丑娃叫到他的办公室去完成,后来,更加过分地是干脆把自己办公室的钥匙给了丑娃一把,说方便丑娃随时学习加班。

不久,消息传给了麦红,麦红也很高兴,把喜讯一并告诉了富贵,同时又借了一点钱,安排富贵给丑娃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说丑娃礼拜天来来去去方便些,也不耽误学习的时间。这时候富贵也重新燃起了对丑娃的希望之火,时不时偷偷给丑娃一点零花钱,怕丑娃受了委屈。

自从寡妇芙蓉和天娃一对苦瓜曲折艰难地扭到了一根藤上,两个人便如干柴烈火一样,着实是过了几年快活的日子。

蒲柳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之后,大家的日子如同那芝麻开花,节节高,大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头一年,因为天娃脑子活络,在大家都因为曾经的饥饿而拼命侍弄粮食的时候,他却特立独行,种上了南瓜。开始的时候,村里知道这个事情后,几乎都在背地里讥笑天娃,说“天娃的脑子叫狗吃了,那瓜菜怎么能有粮食值钱?”

时间长了,芙蓉也听得多了,有点心虚,就和天娃闹矛盾,嫌弃天娃自作聪明,主要也是担心来年家里的口粮不够吃,再过回去了那苦难的日子,饿着两个孩子。天娃也不和芙蓉计较,每日只是埋头苦干,把地里的南瓜照顾得无微不至,很是喜人。待秋后,其他人的家里都是大囤小瓮的麦子和玉米,每天也都吃上了白面馍馍,只有天娃家收获了满院子的南瓜。开始的时候,芙蓉给月儿景儿两个孩子炒南瓜菜,两个孩子都很高兴,说平日里吃惯了高粱窝头,冷不丁吃上了菜,味道就是不一样。再后来,两个孩子也吃够了南瓜,开始发牢骚,芙蓉就试着把南瓜擦了丝,掺和到高粱面里面,蒸熟了给孩子吃。没有几天,月儿景儿就不高兴了,开始闹腾,每天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再上桌子吃饭。

看看这样不是办法,天娃也着急,顾不得芙蓉再三埋怨,只是急得抓耳挠腮,没有了主意。谁知道天无绝人之路,第三天,大嘴妈手里提了一个篮子,来到了天娃的家。

那一时芙蓉正在看着院子里的南瓜发愁着,听见门响动,抬眼一看,是大嘴妈进来了,就忙跨前一步:“老婶子,久不见您老了,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转转?”说着话,忙已搬来了一把凳子,招呼大嘴妈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