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吗?水仙,我的魂灵,随同你飘然、薄雾般的红缎,在泛滥的黄河水面漂泊,由西北至东南,穿越河南、安徽、江苏三个省四十个县,在这三十多万平米公里的广博地区,人们以侥幸不死,仅保余生而庆幸,你与我一路见证了他们缺衣乏食,在辗转外徙的途中,饥寒交迫,疾病侵夺、横尸道路,填委沟壑的惨状;你与我一起见证了他们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的凄凉;你与我一起见证了,他们为三碗米,卖儿卖女的悲哀;你与我,更是司空见惯了民宅被冲毁、耕地被淹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的哀嚎……这些,还不是最悲剧的,最最悲凉的是,黄河泛滥所引起的地表突兀凸凹,污坑遍地,蚊子成群结队啃噬无人收拾的死尸,给经常露宿在外的灾民,造成瘟疫流行,患霍乱、伤寒、痢疾的人,在上吐下泻的折磨中,不到半天时间就死去……
水仙,这不是我期望的,这也远离了我们扒开花园口大堤的初衷。水仙,你我夜夜呜咽的悲啼,化为滚滚黄河水怒发冲冠的浪花,日日交汇,哀鸣……
谁之过?水仙,我的新娘,还是让我随同你那款历史的长纱,将黄河所历沧桑,沉淀为黄河底部淤沙,化泪成珠;将黄河所历沧海,过滤为一粟……
花园口决堤,所带给黄河沿岸民众的深重灾难,不仅仅是我不曾设想过的,就是授命于危难、满怀赤诚之心,积极主张停止内战,投身到抗日救亡战斗中,凭着忠心义胆,沐血而战,名至实归的荣登上第一战区司令、并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宝坐的程潜,也是始料未及的。
程潜抱着在疆场战死的决心,预先立下遗嘱,奔赴抗日前线。他经常教导身边的将士们说:“大敌当前,有进无退。中国虽大,也没有多少地方可退了。战死在阵地上是最光荣的!”因而,他以奋不顾身的侠胆忠心,参加过台儿庄血战,亲自指挥过多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现时,统辖三十多个师、数十万大军,驻扎在郑州的程潜深知,地处中原的河南,是华北抗战的后方、华中抗战的前线、保卫武汉的屏障、南北战场的枢纽,在全国抗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施政方针是:铲除贪污、肃清土匪、免除苛派、整理征兵、赈济灾民。
当花园口决堤事件暴发,酝酿成无法控制的灾难,引起世界震动时,程潜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快捡回我们的损失,伸手拥抱群众,哪怕他们反应冷漠,但走入群众,知道别人要什实在是太重要了!他必须要依赖媒介的保护,好好面对大众、受以社会公评、大众声援、他在民众中不可动摇的声望,才能一点一点拼回来。
因此,程潜曾多次沿黄河两岸,明察暗访,深入民间,周密调查,对那些贪赃枉法、鱼肉人民、罪大恶极的县长,给予严厉惩办。因而,深得河南民众心声。他说:“为了抗战胜利,必须刷新政治,整顿军纪,严禁贪污,杜绝浪费。”
然而,程潜没有想到的是,积极拥护蒋委员长花园口决堤,以期将日本鬼子阻击在黄河两岸的军事行动,却给自己的子民,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人们在这一场水灾劫难中的血泪,足可以沸腾黄河。
白骨累累、堆积如山的尸体;无可计数的百万民众生命的消亡;曾经肥沃的千万亩良田,被黄河泛水所冲积的亿万吨流沙淹没成荒滩;更有数千万居无定所的难民,逃亡他乡的怨声载道;还有因此而带来的蝗灾,瘟疫,如同猛兽,时时威胁着民众垂死挣扎的生命……身作便服的程潜,目睹哀鸿遍野,满目疮夷,民不聊生的惨景,悲从心中来。
“这一切,都应该由日本人来负责,没有日本人十恶不赦的侵略,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程潜怒发冲冠。
花园口决堤所造成的惨绝人圜的悲剧,迅速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惋惜。
程潜从黄河两岸暗访归来,就被一个中国记者认出,他说:“德高望重的程主席,您屡次对抗日本人的丰功伟绩,热爱子民的高风亮节,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可是,花园口决堤所造成的、可以说是人间绝无仅有的惨剧,到底该由谁负责?”
“是啊,日水原贤郎也承认,他的第十四师团,也因此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还有大佐寿一将军也说,花园口决堤,是中国军队大约于六月十日左右,在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所采取的水淹战术,对吗?”
“据田元纪君将军初步统计,这一战术,虽然使日本军队死亡了近万人,但你们也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才给日本军队的行动造成极大困难,是这样吗?”
……
世界各地的记者,闻风而动,很快围堵了程潜,提出了各种尖锐的问题。
“日本军队混账!大佐寿一混账!田元纪君,日水原贤郎,更是形如野兽,贱踏着我们民众的血肉之躯,强占我开封后,还狼子野心,继续西犯!”程潜义愤填膺,“日本军队连日来,在我中牟附近血战,因我军誓死抵抗,且阵地坚固,才使他们终未得逞,遂在中牟以北将黄河南岸大堤决口,企图冲毁我阵地,淹毙我大军。现在,他们倒来反咬一口,良心何在?!”
程潜所列举的,都是不争的事实;程潜对日本军队义愤填膺、一身正气的指责,使世界各地记者,深信不疑。甚至,还有中国女记者,当下就流下了热泪,声称只要全中国的长官,都要有程主席这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之心,全国民众上下一条心,一定可以战胜灾难,打败日本鬼子。
于是,世界各国记者相继发表报道:花园口决堤,不顾黄河沿岸民众生死,造成世间绝无仅有惨剧的,是日本军队!
媒介舆论的导向,激起民愤,数逾十万的民众,与驻军感情融洽,目标一致地对抗日本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