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熊格本来就从不曾领过兵,所处位置又是如此不利,大凡只要有一点头脑、有一点作战经验的人,便都可从荀偃听说楚军来了 ,便迫不急待撤军来看,晋国并不想作战,并不想挑战楚国底线。作为楚军,只需要在方城对峙几日便可,晋、郑等四国联军作战多日,又都远离各自的都城,支撑不了几日便会因军需不足而不战自退,楚军瞅准时机再战,或许能取胜。
更何况此时,齐、鲁这两个世仇邻国,总是互相看不对眼,摩擦四起。齐国军士,就见不得鲁国军队在烽火中躲闪,在后方讨好卖乖的样子,便不停嘲讽鲁国军队道:“你鲁国打仗不行,讨好拍马的本事倒丝毫不逊许国啊!哼,人讨穷,火讨熄,总有一天你鲁国便如许国一样,弄得两头是塌!”
“你齐国少说大话空话行不行?既然你齐不讨好不献媚,刚正得像块铁板板,那还干嘛还让国君亲自出马?并且你们的人马,远远多于我们鲁国,不就是为了得到晋国的赞许吗?”在鲁国人的嘴中,将齐国原本自认为的优势说得一文不值。
对于强词夺理的鲁国,齐国说不过,就想直接动手,后来在荀偃好说歹说、好劝赖劝下,才压住了双方的火气。
所以,面对这样的局势,但凡有一点作战经验的统帅,绝不会主动进攻。可公子熊格初生牛犊,哪知道老虎的厉害,不管三七二十一,既然好不容易有了一次领兵立功的机会,岂能错失!
“侵我楚者,死!” 熊格义愤填膺,指挥旗一挥,全军发动。
“迎战!”荀偃俯身山下,但见楚军虽然来势凶猛,无奈战车上坡冲锋,就犹如老牛拉破车一般停滞不前,行动缓慢,便率先带着晋兵与迫不急待的郑军,从湛地高处俯冲下去,毫不费劲地接近楚军,手起刀落,楚军冲锋在前的兵卒被攻击后,站立不住,如同一块块巨石砸向后续兵士。
“哈哈,楚军的残兵、尸体变成武器,攻打自己的人,有趣!”齐国军队见状,几人组合成一队,但凡只要楚军一冒头,就用长长的战戟硬生生将楚军的战车掀下山坡,望其惨叫着从后续军队人头上蹦跶着,好不快意地拍拍手,挑衅地看向鲁军:“江山是打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哇,仗还可以这样打!”胆小的鲁军看着晋、郑、齐对楚军一掀一个准儿,连珠炮似地用楚前冲锋砸后续人头,一个个的栽下山坡四仰八叉,很是羡慕。看出了点名堂的鲁人,不甘落后,挥剑砍断手臂粗、丈余长的树木,根本不需要冲锋,只需要俯身向下,将树木捣向楚人的脚步,马蹄或车轮,被守定的目标便无一例外地栽向坡下,本能地发出鬼哭狼嚎的惨叫。
“我们又将楚军的一辆战车掀到坡下了!”鲁军得意地看向齐军,“看看,那辆倒在沟里、四仰代八叉的战车和人马,是我们掀下去的。”
“打死这些多嘴又没见识、还投击取巧的楚人!”齐国人不服气,心想总有一天,齐、鲁也少不得来一场这样的战争才痛快,并将这股怒火发泄在楚军身上,楚军纷纷落马坠身山崖。
鲁军听出了齐军指桑骂槐,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差,于是也胆肥地回敬:“不长脑子,只长蛮劲的楚人,着实欠打!”也是长棍一齐下去,将楚军生生逼向山崖。
摔下山坡的楚军,殒命的并不多,但一个个不是缺胳膊,便是少腿,或是脑袋、身体、脸庞挂花。熊格率着残兵败将撤退回方城时,他们一个个跛腿弯腰,狼狈不堪。
荀偃远远看看,楚卒一个个走路一拐拐的样子,十分滑稽可笑,猛然想起若干年前,齐顷公戏弄前两任晋国执政大夫郤克的事情,心想这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如果郤克还在,不知会作何感想?荀偃想着想着,忍不住大笑起来。
“荀大夫,打得痛快吧!”士匄等人立即围过来拍马。
“啊,打得好!”荀偃这才回过神,回到实现中来。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荀偃道,“楚军如果不是惯于阴谋诡计,确实是不经一打的,我们莫不如干脆乘胜追击,直捣楚国方城,送给国君一个天大惊喜。”
“妙哉,妙哉!大夫请看楚国的兵器、战车,可都是一流的。”断手断脚的楚军败退时,拿不动武器,自然是弃兵器而逃,晋、齐、鲁兵卒下山拾拣着,擦拭着,挥舞几下,爱不释手,“这把青铜剑,这辆战车,就抵得上许国的一座破城了,方城里的宝贝估计多的是。”
“可不,楚国的战马壮硕得很,能医治的医治,不能医治的宰了当军粮,足够我们拿下楚国方城所需。”齐灵公也雀雀欲试,“楚国随便扔下的一物,都强过许国城池,方城内的宝贝定是不计其数。”
“荀大夫高明!”郑简公立即赞成,他不能忘却郑国史书上记录的那一页:公元前678年,楚国北上兼并南阳盆地诸国后,又趁机从郑国手中夺取汝水以南、滍水两岸地盘,并在伏牛山余脉与桐柏山余脉之间的隘口处筑起方城,并从方城塞东西方向拉出单体城墙,与隘品两侧的伏牛山余脉及桐柏山余脉相连,堵住隘口,形成了以楚国为本位、方城塞南阳盆地的“方城内地”、方城塞以北新占领的汝水以南、滍水两岸区域的“方城外地”,是楚国具有象征意义的战斗保垒。
“荀偃狂徒,方城是我楚最坚固的军事重镇,岂是你能拿下的?”熊格站在坚固的城墙下,俯身城下蠢蠢欲动的晋、郑、齐、鲁联军,感觉整个趋势,与最初攻打时进行了反转,“将士们,放箭!”
万箭带着火焰,如同火龙,直扑晋等联军。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晋、齐等联军窝在城下,被箭射中后,衣服、战车不一会儿便被熊熊大火燃烧起来。
晋等国兵卒,被射的,被杀的,被烧的,一时死伤无数。
荀偃见晋等联军伤亡惨重,立即调整战略:“方城易守难攻,我们快撤离方城,去攻打楚人其他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