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鲁国,就是对我晋怀有二心!狂妄齐国,是该狠狠教训了!”晋平公得到消息,冷哼着,“难怪上次会盟,宋、卫、郑、曹、莒、邾、薛、杞等诸国,都是国君亲自参加。齐侯姜环本来也在受邀之列,却没有来,原来是他早有二心,根本没把寡人放在眼里。”
荀偃也怒道:“主公圣明!当时臣听到齐国大夫高固的诗赋,就怀疑其有二心。只是后来他表达将会说服国君加盟我晋伐许,臣才没有深究。”
“对齐国必须要严惩狠罚!”晋平公亲自率领晋军伐齐,并与鲁、宋、卫、郑、曹、莒、薛、滕、杞、小邾等十余国联军在济水之畔会师,筹划伐齐策略。
联军在平阴各处险隘大肆散布旌旗,战车上只设一位车左,车右则以假人代之,想尽一切办法作出人多势众的样子,以威吓齐军。
“加紧工事修筑,以防晋贼!”齐灵公姜环眼见晋国联军来势凶猛,果然压力倍增,不敢怠慢,更不敢主动出击,而是将大军驻守在平阴(在今山东省平阴县东北),深筑沟堑,准备死守。
“将士们,齐人猖獗,连年伐鲁,对晋二心,我们联军一定要捣毁其工事,打得齐人心服口服!”晋平公发动了作战总动员,联军攻势猛烈,攻城之初,齐军死伤惨重,但晋鲁等联军,也有死伤。
入夜,荀偃等人,继续命人在树枝上、楼阁间、桅杆上悬挂战旗,在战车上放置木隅兵卒。
齐灵公姜环登高远望,只见夜风中,晋、鲁等各国战旗如同繁星涌动;战车上的人马,好像永不知疲倦地严阵以待。
“怪事,晋鲁等国军队,怎么越打越多?莫不是白天他们在山林中隐藏了一部分军队,准备夜袭?”齐灵公见此情形,心中甚是惊骇,竟然下令,“全军连夜逃走,以保存实力。”
联军岂肯放过?一路追击到平阴后,纵兵北向追击齐军,俘获齐将殖绰、郭最;后又攻克京兹(在今山东省平阴县东南),拿下邿邑(在平阴县西,邿音诗),包围卢邑(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十二月二日,兵抵齐都临淄外围,伐雍门(临淄西门)外之楸树。而后,联军纵火焚城,烧雍门四郭,与此同时,从东西两个方向向临淄发起猛攻。
“快,快逃!”齐灵公姜环令人驾车,准备弃城而逃。
“这不是一国之君的作派。”太子姜光却闪身而出,挡在车前。
“我们不是晋贼对手,快上车一起逃走。”齐灵公招呼着。
“太子快上车!”侍卫急忙喝马停住车。
不料太子姜光死死挡在车前不让:“父君若要逃,就先让车轮从我身上碾过去吧。”
车侍卫左右为难地望向齐灵公:“齐侯,这……”
“你既不上车,就请让开,不然休怪寡人不讲情面。”齐灵公怒斥。
“父君,敌人行军迅猛,掠夺财物而已,不久即退,您又何必惧怕?一国之君不可轻逃,逃则失众,您放心待着吧。”太子姜光道,“我与父君一道坚守城池。”
“唉,也罢。”齐灵公没法,只好命侍卫打道回宫。
临淄虽遭晋、郑、卫等联军围攻,但气势宏伟、坚固的都城,要想攻破,绝非易事。诸侯联军久攻不下,又不甘心就此收兵,于是就像攻楚方城一样的作派,继续东侵潍水,南侵沂水,抢掠一番之后,班师回国。
中军将荀偃,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走到了人生终点,死于返国途中,士匄代之为中军将。
公元前554年五月,齐灵公姜环去世,姜光即位,是为齐庄公,面对内乱,疲于因付的齐庄公,不得不在晋、卫两国逼使下顺服。
诸国之乱,就像瘟疫一般,彼此传染。就在齐国内乱的同时,郑国也深陷内乱泥沼。
这个人便是一直想借助楚国之手,铲除异己、独自专政的子孔。他延续了子驷的为政风格,专权独断,不仅惹怒了国人,更令群公子们十分不满。子孔感觉到了来自群公子们的压力,他决定先下手,除去反对者。
就在晋国率领诸侯如火如荼地攻打齐国之时,早就处心积累的子孔开始将以前的某划,变成了行动。此时,晋国联盟十多个诸侯国共同伐齐,郑简公亲自率领大夫子蟜、伯有、子张领兵会合晋军东征,而留子孔、子展、子西三大夫守国。子孔想乘郑国空虚之际,借楚兵以翦除亲晋派的子展、子西等而专郑政。
当子孔派亲信悄悄来到楚国,找到子庚道:“当下我郑国寡君与晋国一起伐齐,郑国都城空虚,只留子孔、子展、子西三大夫守国,而子孔向来有很深的楚国情结,加之又深受先王影响,深感楚国对郑国的昔日情谊,因此特派小人来告知令尹实情。”
“子孔大夫是想我楚当下发兵攻打郑都?”子庚沉吟着。
“正是。子展、子西觉得晋国强大,向来主张亲晋。子孔大夫觉得楚国现在出兵,到时与子孔大夫来个里应外合,很快就会攻破郑都。到时,郑国自然就归顺楚国了。”应该说,子孔的算盘打得很精、很响,任谁都会怦然心动。
但是子庚却不同意:“晋、楚刚刚平息湛阪之乱,当下恐不宜出兵。”
“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令尹真的忍心错过吗?您再想想吧,小人先行告退。”来使留了一线希望。
不久,这件事传到了楚康王耳中,他派人召见子庚说:“不谷登上王位都五年了,还没领兵打过仗,国人都以为我贪图安逸,把先人开创的霸业弃之脑后了呢。不谷这些天,听说齐都危急,正打算伐郑以救齐,令尹意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