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奚恤一字一句清楚地回答说:“您欲观楚国之宝器,我们楚国的宝就是贤臣而非珠宝。贤臣们各尽其能或治理百姓,或充实粮仓,使子民各得其所。今天,楚国的贤臣都在这里了:我们楚国的历代令尹如同公子申,长于内政,使国泰民安,这是第一宝;太宗子敖,带出了一批长于外交,出使诸侯,化解彼此怨恨,让两国重归于好,无兵革之忧的外交大使,这是第二宝;长于军政、驻守封疆,防务边境,不侵邻国,邻国也不侵犯楚国的叶公子高,带出大批文武将才,这是第三宝;管理军队,操练士兵,防御强敌,战鼓一响,可以调动百万之师,将士们个个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如此不顾一生之难,有司马子反为榜样,使楚有层出不穷的后起之秀,此为第四宝;至于说彰显楚国的大国风范,体现盛世的气度风骨,执行君主的旨意,保持治理国家不出现混乱的传统,我昭奚恤勉强也算得上一宝吧!请秦国使者尽情观看我楚国宝!”
江一在一旁观之,内心惊叹不已:“兵不血刃,即可化解千乘大兵,实在是少有的大智!”
果然,秦国使者竟然吓得无话可说,朝昭奚恤连连作揖道:“楚国人才济济,以贤德为榜样,消除内乱,团结协同,这些功垂千古之良风,确实胜过任何珠宝,容我回秦向主公细禀。”着完,便礼貌地告退了。
江一对昭奚恤万般讨好地说:“昭大人多谋善断,以一人之力化解万兵,可敬可佩!”
“江大人过誉!”昭奚恤依旧不冷不热地道,“并不是我一人之力化解了秦楚之战,而是楚国有太多的贤臣,秦国才不至于冒然举兵攻打我楚。”说完,转身离去,明显表示出并不想与江一多套近乎。
“秦国派人来观看宝器是假,探听楚国虚实才是真。没想到卿以贤臣为宝,吓退了使者,化解了矛盾,消除了战争威胁。”楚宣王对此,特意为昭奚恤举办了一次宴会。
“是啊,楚国君臣团结一致,可喜可贺!”江一忙给楚宣王敬酒。这也令江一清楚地认识到了,楚国当前君臣团结,政治稳定,楚国正在恢复与壮大,国力强盛 ,这与国君楚宣王的治国理念,与大臣昭奚恤、景舍等人献计献策是分不开的。
入夜,感觉自己发现了楚国机秘的江一,回到府第写信向魏惠侯,详尽地介绍了楚国的国情,并且分析说:“在诸国眼里,吴起的变法在楚国失败了,可我以为,吴起虽然早逝,倒吴起变法的相关律令,历尽楚悼王,经过楚肃王,还在楚宣王这儿得到坚守与奉行。”
魏惠侯接到江一的来信时,正被韩、赵两国兵马围困在军中。当时的韩、赵两国,在公孙颀的策划下,联合进攻魏国,在浊泽大败魏军,并将魏惠侯围困在军中。
“楚国君臣之间的团结,打消了秦人进攻楚国的主张。若能让魏解除当前困难,只有使赵、韩两国发生分歧才可。”从江一来信中得到启发的魏惠侯,便主动派使臣到韩国说,只要韩国杀了公子缓,魏国愿割让两城给韩国,并大放流言,将这些话传到赵人耳朵里,引起赵人不满。
于是,在如何处置魏国难题上,韩、赵两国发生了分歧。
赵国国君坚持道:“要当即立断除掉惠王立公子缓,只有新君才会感激我赵、韩的出手相助,心甘情愿割让土地与城池给我们魏、赵!”
“赵侯此话不妥。这样头痛医痛、脚疼医脚之法,还会使魏后续威胁到我们赵、韩之利益!”韩侯则道,“不如将魏国分为两个国家,一国继续让惠侯做国君,一国让公子缓作国君,这样,不仅消除了惠侯与公子缓之间的矛盾,还将魏国一分为二,国力就大为削弱,不会再对你我韩、赵构成威胁。”
“什么主张?分明是你们韩人得到了惠侯的好处,才保他不杀而已!”韩国不同意杀魏惠侯,似乎更加坐实韩侯收了魏惠侯重金的流言,这使赵国相当不满,也使赵国越发不同意韩国的主张。
“道不同,不相为谋!赵以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实在不可忍!”韩国动气了,就连夜带着军队撤出战场。
“韩军撤退,赵军不足为惧,我们依旧可杀出一条血路!”魏惠侯趁机纠结余部。孤立无援的赵军,见魏军卷土重来,加之又与韩国正在气头之上,无心恋战,草草收兵撤退。
结果,魏惠侯的国君之位得以保住,更可喜的是,魏国没有被分为两个小国。
浊泽之败并未损伤魏国的元气,公元前368年,魏惠侯再次组织人马,向韩、赵两国发起反攻,败韩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败赵于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魏惠侯此时还没意识到,魏国虽打败了韩、赵,保住了独立,但自此也意味着赵、韩、魏三晋联盟破裂,从而使魏国陷于孤立的境地。
野心勃勃的魏惠侯,给江一写信,称赞他的来信,给自己带来了闪光灵感,为魏国的独立与拓展作出了贡献,让他进一步融入楚人,联盟更多人力,以削弱楚国力量,并让信差给江一送去不少金银珠宝。
本来就善于察颜观色,说话又能投其所好,请客送礼还非常大方的江一,逐渐赢得了身边同僚的好感,更成了楚宣王的宠臣。唯有昭奚恤,总是不大理会江一,这让江一相当不爽,也让江一觉得若能消除昭奚恤的力量,便可削弱楚国的诸多力量,可为魏日后图谋楚国,铺设一些必要的道路,减少一些必要的阻力,于是,只要有机会,江一就会旁敲侧击地在楚宣王面前,输灌昭奚恤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