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仕途不第有何妨,昏君岂可识栋梁?
功满自有将佐助,提枪回马自称王!
一首野诗闲话吟罢,咱给您接演这部传统评书《残唐飞虎传》的第二卷《藏梅寺》。上一回书,咱表到安敬思自从师父澹台誉离开铁笼山云游四海后,自己也就不来铁笼山放牧了,怕每每看见熟景儿想念师父,后来改去邓家庄对面的飞虎山灵求峪,继续放牧练艺。咱先撂下这安敬思不表。返回头来到山东曹州府,表一表本部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这个主儿可了不得,他就是前文书太白金星所说的天煞星地听兽转世。且说目连僧为了救母,无意间放走了地狱中的八百万冤鬼。就这样,地藏王派这天煞星地听兽下界转世,果真干出了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儿。待咱给列位慢慢儿道来。
这事儿其实发生在安敬思成人之前,咱是倒笔补书。单表这一天,山东曹州府的四个城门口都张贴了皇榜。就在北城门外,过往的百姓都上前观看方纔张贴的皇榜。众人正在观看之际,从不远处传来一阵儿马蹄声,众人顺着声音,扭头观瞧。就见从城北大道的方向,一前一后跑来了两匹快马,跑在前面是匹大红马,马上端坐一位魁梧大汉,看年纪在三十岁左右。再看这大汉的这脸儿,看到的人都不由得会激灵灵打个冷战的,我的妈呀!你道这位汉子怎生模样?咱先来给各位开开相儿,但见他生得:
跳下马平顶身髙足有一丈,肩宽背厚,虎颈熊腰;头戴青缎子紥巾,三支软翅朝天,密匝匝三排小绒球,顶门搓打慈姑叶,左右绣着钩金的二龙斗宝,当间是一颗明珠,耀眼光明;身上披一件青缎子英雄氅,内衬青缎子锦袍,胸前斜搭黑绒绳的十字袢,宽牛皮带煞腰,双搭蝴蝶釦,细走灯笼繐,下身穿着大红色中衣,足蹬薄底快靴,腰间佩着宝劔,暗藏着杀气;往脸上看:金黄色的一张脸,满脸金钱癣,赤红鬓毛,眉横一字,鼻生三窍,牙排二齿,络顋胡须似火焰,真怪吓人!这大汉虽长相丑陋,但英气勃发,气宇轩昂,有一种不怒而威的傲人气势。这正是:
眉横一字鼻三窍,牙排二齿耳长毛。
胸中豪气拨肝胆,双手要把狂澜挽。
再看那丑汉子骑的这匹大红马,全身上下火炭一般赤红,并无半根杂毛,头尾长一丈二左右,蹄带项鬃髙八尺五左右。就听这马嘶喊咆哮,大有腾空入海之状。书中交代,这马可了不得,正名叫作赤炭火龙驹,又名五名驹,别称火焰驹。还有个响当当的怪名叫赤鬼红鬃兽。有诗单赞这五名驹: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鞭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再来瞧瞧后面这匹乌龙驹上的这位青年壮士:
身髙有八尺挂零,头戴墨绿紥巾,上身穿墨绿短箭袖绑身靠袄,腰中系着一巴掌宽的五彩丝鸾带,下身穿着红绸裤子,足下青缎子快靴;再看这张脸:脸如白玉,两道劔眉,一双虎目,鼻直口方,三绺短墨髯,准头丰满,三山得配,五岳停匀。年纪大约在二十出头,身骑一匹闪电乌龙驹,看上去精神百倍,一团正气!
就见这两位汉子骑马来到了人羣后边,“吁……吁……”扣着了马缰,两匹马“唏溜溜……”的一阵儿怪叫,一左一右,停在人羣的后面,见两人定睛往榜文上仔细的观看。不一会儿的工夫,噢……看明白了,原来这皇榜乃是当今朝廷召集天下英雄豪杰、能人俊士,要在京师长安城大开文武两科,招贤纳士,今年的八月十五是先开武科。书中暗表,此时的大唐朝已传至第十八位皇帝,这位皇帝便是光啓天子李儇,当初李儇即位时年仅十三岁,这李儇从小就爱贪玩,即位后从不理朝政,文武百官的奏折都交由奸相田令孜一人来处理,所以朝廷大权都落在了田令孜这奸相之手。
到了广明元年,边关快马来报,西番五国又兴兵作乱了。此时的李家王朝,国运衰败,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真可说得上是内忧外患。由于当年威鎭西番五国的直北大帅银枪老祖澹台誉,早已辞官不做了,加上当年懿宗李漼在玉石楼挂画宴上,贬走金睛碧眼虎李克用,得罪了一同赴宴的河北四侯,因此这河北四侯都坐视不管了。
书到这儿,咱还得先叙一段儿前文书,其实这段儿书在前一部书《飞虎子前传》中有详细讲述的。在这儿咱再给列位简单表一下,在玉石楼挂画宴上金睛碧眼虎李克用摔死国舅段文楚⑴的前因后果。
话说懿宗李漼咸通末年,西番五国兴兵作乱,澹台誉、康承训、李琢⑵等几位边关大帅纷纷上表说边境形势急转直下。兵部尚书程敬思⑶就跟懿宗李漼说啦!要破西番五国,万岁您得降旨调请河北五路诸侯的兵马。说起这河北五侯,在当时个个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究竟是哪五位呢?头一位,就是河北易州府燕台侯绿袍大帅伏魔将军锺离权,这位侯爷就是民间传说中八仙里的汉锺离,这位汉锺离在出家修道以前原本是李漼驾前的一员大将,名叫锺离权,爵封燕台侯,胯下雪蹄青鬃兽,手执铁杆绿沉枪,武艺超羣,李漼御赐金牌“伏魔将军”一面;第二位,就是直北幽州府北平侯皂袍大帅马三铁⑷;第三位,便是山东郓州府东平侯金刀大帅赫连铎⑸;第四位,乃是白袍薛礼薛仁贵的后人河西延安府西辽侯白袍大帅薛琼薛文玉⑹;第五位,就是鼎鼎大名的直北沙陀国老晋王振武老将军李国昌⑺。老晋王胯下金背黄鬃兽,掌中浑铁宣花斧,当年平定庞勋功劳最大。五侯调齐了后,燕台侯绿袍大帅锺离权乃是征西头路先锋,因被国舅段文楚暗中挟私陷害,粮草接济不上,逼得锺离权只能孤军冒进,两军在诺真水⑻河畔交上了手,结果大唐先锋军遭西番贼军夜间偷袭,溃不成军。慌乱之中,锺离权与手下兵将失散,单人独骑在深山密林之中迷了路,来到了一处山谷里。他想着因被奸臣陷害,已无法向朝廷交待了,而且又迷了路。正当锺离权茫然彷徨之际,在山谷里遇见了隐居在此的东华老人。东华老人说服他弃官归隐,从此就出家为道,自号“云房先生”。锺离权四处云游,在华山三峯之下结草庐而居,修炼金丹火诀、青龙劔法。得道之后,锺离权放浪形骸,头上梳双髻,以槲叶为衣,自称为“天下都散汉”,签字儿署名的时候,就是这么写“天下都散汉,锺离权”。后人就以讹传讹,断错了句儿,改叫汉锺离了。也有民间藉此附会传说,说这位真仙就是当年汉朝时候的锺离昧,出世成仙……其实他并不是汉朝人,而是晚唐一员弃官归隐的将军。后来黄巢反唐,天下大乱,锺离道长云游四海,到处行医施药,解救生民于水火。
引用完付爱民老师《北宋倒马金枪传》中的一段儿书之后,咱继续表五侯征西的故事。于是兵部尚书程敬思和殿前护卫大将军郑畋两人亲自监督催运粮草,老晋王李国昌挂了二路帅印,余下的四侯继续西征,这一路上,二路大军仗着三家英雄,哪三家呢?就是征西二路大军的三位先锋官,头一位就是正印先锋官,二路大元帅老晋王李国昌的大公子金睛碧眼虎李克用;另两位就是副印先锋官,东平侯金刀大帅赫连铎帐下的银枪雪天王髙顺励⑼、髙思继父子俩。这三位一口金刀两杆银枪,杀得西番大军节节败退。之后因轻敌,中了西番大元帅尚恐热的诱敌之计,二路大军就被困在了黑风岭上,这纔有玉面双枪子李克脩闯西番连营报知朝廷,朝廷纔急调了直北大帅澹台誉出任征西三路大元帅增援,派魏国公铜台府大帅罗弘信和汾阳郡王鎭京大帅郭端夫各引三万人马,牵制西番的援军,同时派遣泾州府西平侯蓝袍大帅浑偘⑽为诸道都救应使,坐鎭泾州府。此后由双枪将周顺⑾勇闯番营报号,最后银枪大帅澹台誉用“黄龙三转回马枪”,枪挑了号称“西番第一勇将”的西番五国兵马大元帅尚恐热,来了个两面夹击西番大军,这纔解了征西二路大军黑风岭之围,唐军大胜而归。四侯班师回朝后,李漼为四侯设宴庆功,并要在御花园的玉石楼上挂画表功,听程敬思讲这次西征的战绩。奸相田令孜与国舅段文楚暗中设计,要当众给众英雄好看,便成心将美人图悬挂在当中。结果脾气暴躁又喝醉酒的飞虎子李克用,可受不了段文楚的讥讽,当下就动了手了,三拳两脚,把段文楚打的鼻青脸肿,门牙也打断,当时段文楚哭到妹妹段娘娘面前告状,要李漼下旨诛杀李克用的满门,李克用一听可气坏了,得啦!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这奸臣从楼上给扔下去算了,段文楚当场坠地身亡。李漼大怒,又听信田令孜之言,非要杀李克用为段娘娘出气。程敬思和四侯一齐上去保本,愿意退功保李,那昏君觉得也挺合适,当时就真的免去所有赏赐,还贬走老王李国昌全家到沙陀国放马,永不录用。四侯一听李漼真的这样了,就一气之下各归本鎭,还相互约好了,打这儿起,再也不听朝廷的调用了,大唐朝以后再出什么乱子,咱们几家就是按兵不动,坐视不管。倘若有谁违背此誓?就叫他的骨肉至亲死于自己之手!还有汾阳郡王郭端夫,虽然对昏君此举义愤塡膺,但念及祖上郭老令公的美谈,纔隐忍不发,写信好歹劝住了魏博郡王罗弘信。
列位要问了,难不成大唐朝真的文无清官武没勇将了么?有!可是那时朝中的忠臣良将,不是被奸臣陷害了,就是隐名埋姓辞官不做了。像燕国公澹台誉一听李克用全家被李漼贬回了沙陀国,也是心灰意冷,挂印辞官,从此不问朝廷之事。另外太原府晋国公红袍大帅康承训,也因之前段文楚克扣粮饷一事上疏朝廷,正好被田令孜这帮奸党倒打一耙,进谗言说他邀买人心、拥兵自重。昏君李漼索性一槪准奏,下旨把康承训贬到了恩州当司马。以及秦、程、罗、尉迟这几家开国忠良的后代,早已隐退回老家,不问朝廷是非了。好家伙,朝中大臣除了汾阳郡王阁老郭端夫和兵部尚书程敬思两人外,其余都是奸臣田令孜的一伙儿,而四侯对朝廷不闻不问,坐视不管。所以李儇为了挽回这种局面和征伐西番五国,同时想笼络天下英雄豪杰之心,便准了兵部尚书程敬思的奏折,下旨出榜招贤,定于八月十五这一天,在京城长安开设武科场,天下举子都要聚集长安城,选拔武状元和举人等功名。
倒笔书表完。返回头来再表曹州府北城门外,那丑汉看完皇榜后,转过头来,冲着身边的白脸壮士微微一笑,随后两人一兠马,啪啦啦!一鞭子,“嗒嗒嗒嗒嗒……”两匹马飞也似地往城北而去。这正是:
只因招选诸贤士,竦动英雄杰士心。
列位要问了,这两位汉子究竟是何等样人物呢?书中交代,左边儿这位丑汉子姓黄名巢,字巨天,乃山东曹州府冤句县赤墙村人氏。此人自幼博览经史,少年时就投师在老罗家献把梅花枪传人的门下,深得本书八支名枪之一的老罗家“献把梅花枪”真传,枪法精湛,武艺绝伦,敢说是无人能敌,人送外号“鬼面金枪”,在本部书的“后辈英雄十六杰”中排名为第二条好汉。黄巢的祖上都为盐商,父亲叫黄源,字宗旦,母亲田氏;娶妻屈氏,生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黄球,老二叫黄浩。
右边那位年纪稍轻的白脸汉子姓葛名从周,字通美,山东濮州府鄄城人氏。他的父亲叫葛简,原是朝廷的兵部侍郎,因五侯征西的粮草押运事件,被奸臣迫害而死。这葛从周惯使一杆一丈长的虎头乌金枪,重六十三斤,武艺极髙,很有智慧及谋略,在山东还闯了个“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的名头来。可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面如白玉,所以人送雅号“白玉将”,在本部书的“后辈英雄十六杰”中排名为第十条好汉。当年因父亲葛简受朝廷的奸臣迫害,葛从周为救父亲前去刼法场,多亏黄巢相救纔得于逃脱,后来两人就结为了异姓生死兄弟,打那儿起,就跟着黄巢一起干起贩卖私盐的买卖了。
书说至此,咱们的书还得往前找了。单表在大唐宣宗皇帝大中十一年的时候,在山东曹州府冤句县城北赤墙村的龙潭池一带,地面上时常发出,“呜……呜……呜……呜……”的轰鸣声。这里地处中原地带,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历代黄河的泛滥,这里又是一方动荡而贫瘠的土地。在龙潭池旁边有一石台,名叫青邱古盟台。书中交代,这青邱盟台乃是春秋时期各路诸侯的会盟之台,呈龟状,头朝向西偏南,直视大秦国都城咸阳,这盟台历经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后,到了唐朝时期,盟台依然髙耸挺拔,威严雄视西方。单说这一年的九月,盟台边的菊花开得是非常的大和好看。不知咋回事儿,在龙潭池青邱盟台的附近发了一场怪风,怪风的劲头儿,吹得实在罕见。但只见:
这场怪风,乃是恶凤,遍地飞沙走石,荒野一片弥蒙。山岚悲泣,鸱鴞哀鸣。松涛呜咽,江河掀巨峯。直刮得:茫茫乾坤天地动,星月失光入云层!
这场怪风持续刮了三天三夜,所到之处,墙倒屋塌,树木连根拔起,刮得人们辨不清白天黑夜,刮得人们心惊胆颤。这场怪风真是怪异,怪风过后,这青邱盟台西南处的犄角儿被吹没了。这里变成了一个深凹数丈的大黑洞。就在怪风停息的当天晚上,在龙潭池龙潭寺院旁边的黄宗旦家中,夫人田氏生了一个模样怪异的小男孩,列位要问了,这小男孩生得如何怪异呢?但见这小男孩的长相:身长近三尺,面如金纸,一脸金钱癣,眉横一字,鼻生三窍,牙排二齿,左臂生肉螣蛇一条,右臂生肉隋球一个,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样子真是吓人。这田氏夫人本想让下人把这小孩丢掉,可又一想丈夫黄宗旦和老公公黄正贩私盐未归,怕丢掉骨肉,遭血光之灾,便留下了这小男孩。
几天后,黄正、黄宗旦父子俩贩私盐归来,那黄宗旦看到儿子长相如此丑陋,非常害怕,决计不肯扶养。可黄正却是大喜过望,就对儿子黄宗旦说道:“宗旦,为父这次外出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一条黄龙,降入我家后院。虽说这小家伙儿模样丑陋,可将来一定前程无量啊!”黄宗旦一听父亲这话儿,是半信半疑,当时便答应留下这儿子,就给儿子取了一名字,单名为巢,字巨天。老爷子黄正对这个小孙儿,那是格外疼爱。
说起来,黄正、黄宗旦父子俩也有点儿三脚猫儿的功夫,早先黄正曾在县府衙门里干过差事,所以结交过很多黑道白道上的能人。因为这黄正家祖上几代人都是贩卖私盐的盐商,所以黄家在当地可是有名的富户。黄正父子俩为了给祖上积德,一向乐善好施,广交朋友。他家还办有私塾,让附近的孩子都在这里唸书,从不收取任何银両。后来盐价越来越髙,他俩组织了一帮身强力壮之人,重操旧业,暗中又从事贩卖私盐了。为了给自己积德,黄正父子俩经常到附近的龙潭寺进香保佑,日子久了,与寺内的住持方丈慧仁法师处得很熟。黄巢十三岁这年的八月十五,黄正全家到龙潭寺内,又捐了一些香钱。第二天临近午饭时,黄宗旦正在书房休息。忽见家人进来禀报说:“老爷,昨儿老爷您不是捐了些香钱么,龙潭寺长老慧仁法师,今儿个前来答谢老爷,现在大门外等候。”黄宗旦一听,说了声:“有请!”就起身出门相迎,老远就见慧仁法师正站在门外,哟!这慧仁法师的相貌可不一般:
身髙八尺,清瘦干练,不髙不矮、不胖不瘦,细腰奓背,猿臂狼腰;身披大红袈裟,面赛姜黄,黄里闪亮,两道黄眉,直插入鬓,一双彪眼,是暗藏着一股煞气,鹰鼻阔口,大耳相衬,颏下三缕姜黄髯,飘摆前胸,看年岁得有个五十好几了,实际上不到四十五。
两人见过礼后,到了大厅,宾主落座,有人献茶,茶罢搁盏。不一会儿,黄正也过来了,三人谈了一杯茶的工夫,黄宗旦便吩咐下人摆上宴席。工夫儿不大,酒饭摆了上来,黄正父子请慧仁法师上座,酒过三巡,菜上五味。黄正见慧仁对自家兴趣儿很浓,加上也有心要考一考慧仁的学识,于是乘着酒兴,对慧仁法师说道:“慧仁法师,听说您广有文才,武艺髙强。今年小院内菊花盛开,不知肯否赋诗一首,以供我家老小学习啊?”那慧仁法师也没想到黄正会来这一招儿,可总得回答人家吧!就见慧仁法师眼珠儿一转,手捋黄胡须,微微一笑,刚想说话。只见外面进来一男孩,手中拿着一朶黄菊花,来到三人面前,对着慧仁法师,就大声儿唸上了:“堪与百花总为首,自然天赐赭黄衣。”三个人一听他信口儿唸出如此好的诗句,心中都暗暗称赞。特别是慧仁法师,更是惊讶不已。仔细观看进来的男孩,见他长相怪异,与众不同,眉目之间隐隐有一股傲气。慧仁看罢,心中暗自称奇,扭头便问黄宗旦:“宗旦贤弟,此子能口唸如此好的诗句,肯定不是等闲之人,敢问贤弟,这孩子是你家什么人啊?”
书中暗表,这男孩正是黄宗旦的儿子黄巢。一旁的黄正听了,手捋胡须,哈哈大笑:“哈哈哈……慧仁师父,这孩子乃是老朽的孙儿,名叫黄巢。”然后对黄巢说道:“乖孙儿!快快拜见慧仁法师!”黄巢听了,连忙上前跪拜磕头,慧仁起身扶起黄巢,笑道:“呵呵……免礼免礼!快快起身!”然后对黄正说道:“黄施主,贫僧跟这小孩第一次见面就甚是有缘。可否让他再唸上几句么?”黄正一听很髙兴,对黄巢说:“巢儿,慧仁师父跟你很有缘,你能否再唸上一首啊!”黄巢听了爷爷黄正的话儿,若有所思了一阵儿,又髙声唸起来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三个人听完,顿时惊讶不已,个个目瞪口呆。
就见慧仁法师一捋胡须,心中暗喜:正是老天助我也!贫僧总算找到了传人了!想到这里,慧仁扭过头来对黄正、黄宗旦父子俩说道:“黄施主、宗旦贤弟,贫僧空有一身武艺,至今没有传人。今儿个见到了巢儿,总算了了贫僧心愿啦!哈哈哈……”说完,慧仁和尚是哈哈大笑。
列位要问了,这个慧仁究竟是何等样人物呢?这慧仁法师非是别人,正是上回书与澹台誉一同提到过的,号称“鲁南武术第一名家”的张处让张巨先。上回书咱已说过,这张处让可了不得了,年轻时与澹台誉一同投师越国公罗谏门下,深得老罗家“献把梅花枪”的真传,掌中一杆鬼头紫金枪,枪法绝伦,神出鬼没,自称为“鲁南武术第一名家”。张处让与师兄澹台誉,虽说两个人交情一直很好,可处事风格绝然不同,张处让这人狂傲自负,阴狠狡诈,诡计多端,做事往往出人意外。当年因看不惯世道,便离家投奔了庞勋,在与唐军对抗中,所向披靡,闯出了大彭军中“第一名将”的名号儿。后来庞勋兵败,他也不能再回老家了,便削发为僧,隐居在老家山东曹州城北的龙潭寺内,寻找合适机会以图东山再起。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今儿个慧仁见黄家十三岁小儿,竟有如此文采,而且说话语气之中,又有狂傲之意,很像当年的自己,再从身材上来看,黄巢是块练武的好材料。当时慧仁十分髙兴,便萌生要收黄巢为徒的念头。加上慧仁平时与黄宗旦父子交谈的言语之间,听出了黄家父子也对朝廷昏庸、社会不平的愤慨,贩盐的艰辛和险恶。想到这里,那慧仁法师就将自己个人身世告诉了黄正父子,并提出希望能让黄巢拜他为师,习武练枪。黄家父子一听,慧仁法师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地金枪王”张处让,而且听他说要收黄巢为徒,当然非常髙兴,此乃是黄家天大的喜事了。当下就叫唤黄巢过来,在大伙儿面前行了拜师大礼。打这儿起,小黄巢便跟随慧仁法师来到龙潭寺学习武艺。
单说那慧仁大师收了黄巢为徒后,开始先教黄巢读四书五经、兵书战册等。一晃儿已过了二年,到了黄巢十五岁那年,慧仁和尚便开始传授他十八般武艺,特别是老罗家独门枪法“献把梅花枪”。前回书中咱已经表过了,老罗家的“献把梅花枪”,以“抽屉枪、怪蟒寻食转还枪、黄龙三转回马枪”最为有名,那黄巢天资聪颖,天生是个练枪的料儿,加上臂力过人,所以在慧仁和尚的精心传授下,经过五年的勤学苦练,到了黄巢二十岁那年,学得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其是把老罗家的“献把梅花枪”学得更是炉火纯清,运用自如。
这一天,慧仁对黄巢说:“巢儿,师父的看家本领都已传授给你了。接下来,要看你自己的了,这样吧!以后你也就不要常来寺里了,须多跟你父亲出去,江湖上多走走。这样纔知道,外面的世道有多险恶了。另外,老罗家的枪法讲的是三个字:准、快、狠,只有坚持长久的练习,纔能对罗家枪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临阵纔能鎭定自若,胸有成竹。因此你回去后,还得要多练习枪法,知道么?”黄巢听了,急忙跪下说道:“师父,您老对徒儿的教导,徒儿我此生难忘,我会牢记您的教诲!”说完,嘣嘣嘣!黄巢磕了仨响头。就这样,黄巢拜别了师父慧仁法师。
回家后,黄巢请人打造了一杆紫金枪,因为他自小就傲气不服输,特别喜欢傲雪的菊花,就给这杆紫金枪取名叫“菊花紫金枪”。从此,黄巢就跟着父亲黄宗旦,一起去贩卖私盐,闯荡江湖了。这黄巢胯下马掌中菊花紫金枪,凭着一身好武艺,无人阻挡。经过这几年来的闯荡,便在道上闯了一个“半人半鬼,金枪无敌”的响亮名头来。因为他生了张鬼脸儿,众人顺口给他取了个“鬼面金枪”的外号。但黄巢为人正直,从不持强凌弱,而且他是仗义疏财,爱交朋友,专打抱不平,所以在贩卖私盐的圈内全都敬重他,成了道上的老大,大家伙儿就赠了他一个响当当的美名儿“黄大郎”。这么样一传扬出去,就无人不知有这么一位山东好汉鬼面金枪黄巢黄大郎了。黄巢对师父特别孝顺,一回家,就来看望师父,每次师徒俩一见面,就是切磋武艺,时而也谈论天下大事。
这段倒插书儿叙完,返回头来再说黄巢和葛从周回到了家中,黄巢见过了父亲黄宗旦,先将最近贩盐的事儿交代了一番,然后就把方纔在北城门口,看到皇榜的事儿跟父亲说了,还说打算跟葛从周俩要去京城长安,参加八月十五的武科场比武。黄宗旦闻听黄巢的话儿,心说:咱们黄家虽说家财万贵,可毕竟是个见不得光的盐商。倘若黄巢此去能得个功名回来,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儿,这不是正合自己的心意么?当时黄宗旦一口儿答应了黄巢。
一夜无书,到了第二天,黄巢吃过早饭,早早儿来到了龙潭寺,来看望师父慧仁法师。师徒两人一番儿寒暄之后,黄巢便跟师父慧仁说道:“师父,不知您有没听说过朝廷恩科之事?”“为师听说了。”“徒儿打算要去长安城,参加今年八月十五的武科场。不知师父认为如何?”慧仁和尚一听黄巢要去,便连连点头:“巢儿,俗话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你出人头地的时机到了。你等着,为师有一件东西要送给你。”说完,就见慧仁起身进了内厢房。不一会儿,从内厢房出来,手里多了一件东西。黄巢抬头一看,是一条枪,噢!还套着紫缎枪帽呢!就听慧仁说道:“巢儿,为师学艺时,用的是一杆五钩神飞亮银枪。当年答应过你的师公,学成后不再用五钩神飞亮银枪了。所以就请人打了一杆枪,可并不十分顺手。后来在西凉国访得了这杆宝枪,很是喜欢。巢儿,这杆枪跟了为师已有大半辈子了。自从我主兵败之后,为师就来到这里隐居了。再也没有出去过,估摸着以后也用不着这枪了。当初遇见你是我们师徒俩有缘儿,为师知道你是块练枪的料。所以为师纔肯传授枪法给你,今儿个将宝枪送给你,这也算没埋没这条宝枪。巢儿,说起这枪可大有来头,枪名叫『鬼头紫金枪』,长一丈二尺,重有七十八斤,乃是当年两辽王薛丁山在征西途中所得。那老薛家使的可是方天古戟,想当年,平辽王胯下马掌中一杆方天古戟,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可到了两辽王这儿,就喜欢用枪了。两辽王得到这枪后很喜欢。后来薛王爷的三世子通城虎薛刚大闹花灯,踢死了三皇子李发,惊得三主永徽天子李治五凤楼上掉落而死,害得老薛家满门抄斩。从此这杆鬼头枪就流落到了西凉国。巢儿,现在该轮到你来用这宝枪啦!”黄巢听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师父面前,接过了这杆鬼头枪。黄巢拿在手中看了看,见这杆鬼头枪比自己的菊花紫金枪长一点儿,估计在一丈二左右,稍微重一点儿,然后拔去枪帽,仔细观看,这杆鬼头枪的枪头是由紫金打造,鬼舌尖似的枪尖,让人看了寒噤噤的。黄巢看罢,不由得心中暗喜,心说:想我黄巨天,道上号称“鬼面金枪”,今儿个师父送给我的兵刃叫鬼头紫金枪,坐骑叫赤鬼红鬃兽,真是人如其名了啊!想到这儿,就说道:“多谢师父。您的大恩大德,徒儿我铭刻在心,终身不忘!”就这样,师徒俩又聊了一会儿,黄巢便辞别了师父,提着这杆鬼头枪回家了。
一转眼的工夫,八月十五就要临近了。黄巢、葛从周两人,按照黄家选定的出行日,两个人换了行装,各自鞴好了马匹,挂上了兵刃,收拾零星物件,装煞齐毕,辞别了父母、妻儿,出了赤墙村,催动坐骑,“嗒嗒嗒嗒嗒……”一直往八水长安的方向可就走下来了。
这纔引出来一段太行山独龙峯上七兄弟结义、武科场鬼面金枪黄巨天一枪巧胜双杰,且听咱在下回书《一枪胜双杰》中给您细细讲来。
注释
⑴段文楚:史有其人,字永锡,凉州武威(今甘肃省武威市)人氏,晚唐大臣。门荫入仕,官拜检校吏部尚书、大同军防御使,爵封武威郡开国伯。在《残唐五代》第一部书《飞虎子前传》中将他设定为懿宗李漼的宠妃段娘娘之兄长。
⑵李琢:史有其人,中唐名将西平郡王李晟之孙,凉国公李听的儿子,洮州临潭(今甘肃省临潭县)人氏,晚唐将领,官拜河阳三城节度使。《残唐五代》第一部书《飞虎子前传》中的人物,官拜灵州节度使,此设定为书中之原创。
⑶程敬思:史有其人,原型为陈景思,籍贯、字号均不详,晚唐官吏,官拜河东监军。《残唐五代》第一部书《飞虎子前传》中将他设定为一位贤臣,字文先,官拜兵部尚书,雅号“救时相公”,在本书中被封为右丞相。
⑷马三铁:史无其人,原型源于中晚唐张仲武、李可举、刘仁恭等多位幽州藩帅的事迹,然附会为北平郡王马燧之后,在故事中承担较重要责任,名始见于《残唐五代史演义》。《残唐五代》第一部书《飞虎子前传》中将他设定为北平侯活敬德马举之子,字道直,河北五侯之一,官拜幽州府兵马大帅,世袭北平侯,雅号“皂袍大帅”,鼍龙枪传人。
⑸赫连铎:史有其人,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人氏,晚唐军阀。官拜阴山府都督、大同军防御使。本书沿用付爱民老师《北宋倒马金枪传》一书中的人物设定,本书中将他设定为“残唐六友”头一位,字德升,大夏王赫连勃勃的后代,河北五侯之一,官拜郓州府兵马大帅,世袭东平侯,人称“金刀大帅”,出家后自号“金刀禅师”,大夏刀传人,大夏刀法为本书之原创。因为后人称赫连勃勃为夏武烈帝,所以大夏刀还有个名叫夏武刀。
⑹薛琼:史无其人,《残唐五代》第一部书《飞虎子前传》中的虚构人物,本书中设定为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氏,字文玉,白袍薛礼薛仁贵后人,河北五侯之一,官拜延安府兵马大帅,爵封西辽侯,号为“白袍大帅”。
⑺李国昌:史有其人,原名朱邪赤心,字德兴,代郡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氏,沙陀部首领,阴山都督朱邪执宜的儿子,晋王李克用的父亲,因平定庞勋之乱有功,唐懿宗赐他国姓,改名为李国昌。《飞虎子前传》中的人物,河北五侯之一,官拜东南诸道兵马都先锋、征西二路兵马大元帅,御封“振武将军”,爵封沙陀国晋王,号称“金甲灵神”。
⑻诺真水:就是今天内蒙古达茂草原内的艾不盖河。
⑼髙顺励:史有其人,又名髙顺厉,设定为《飞虎子前传》中的人物,山东郓州府(今山东省东平县)人氏,字道隐,白马银枪髙思继的父亲,官拜东南诸道前部正印先锋官、征西二路前部副印先锋官、幽州府兵马副帅,号称“银枪雪天王”。
⑽浑偘【“偘”与“侃”同音,为“侃”的异体字】:史有其人,字复贵,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南)人氏,中唐名将咸宁郡王浑瑊之孙。《残唐五代》第一部书《飞虎子前传》中将他设定为杨师厚的授业恩师,官拜泾州府兵马大帅、征西二路诸道都救应使,爵封西平侯,人称“蓝袍大帅”,咸宁枪传人,此设定为书中之原创。
⑾周顺:史无其人,原型可能源于唐末泰宁节度使朱瑾的部分事迹。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一书中的虚构人物,官拜兖州节度使,爵封兖州侯。本书沿用付爱民老师《北宋倒马金枪传》一书中的人物设定,本书中将他设定为“残唐六友”第二位,字公纪,官爵亦与《残唐五代史演义》原书相同,绰号“双枪将”,出家后自号“双枪长老”。